朱頂紅又名紅花蓮(海南植物志)、華胄蘭(華北經濟植物志要)、線縞華胄、柱頂紅、朱頂蘭、孤挺花、華胄蘭、百子蓮、百枝蓮、對紅、對對紅等。是石蒜科朱頂紅屬的多年生草本。

朱頂紅鱗莖近球形,葉6-8枚,花后抽出,鮮綠色,花莖中空,稍扁,具有白粉;花被管綠色,圓筒狀,花被裂片長圓形,頂端尖,洋紅色,略帶綠色,喉部有小鱗片。分布于巴西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省等地,已由人工引種栽培。歐美園藝學家為方便養花者,將朱頂紅專門生產成罐裝花卉。

形態特征:鱗莖近球形,直徑5-7.5厘米,并有匍匐枝。葉6-8枚,花后抽出,鮮綠色,帶形,長約30厘米,基部寬約2.5厘米。花莖中空,稍扁,高約40厘米,寬約2厘米,具有白粉;花2-4朵;佛焰苞狀總苞片披針形,長約3.5厘米;花梗纖細,長約3.5厘米;

花被管綠色,圓筒狀,長約2厘米,花被裂片長圓形,頂端尖,長約12厘米,寬約5厘米,洋紅色,略帶綠色,喉部有小鱗片;雄蕊6,長約8厘米,花絲紅色,花藥線狀長圓形,長約6毫米,寬約3毫米;子房長約1.5厘米,花柱長約10厘米,柱頭3裂。花期夏季。

生長習性: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溫為18~25℃,不喜酷熱,陽光不宜過于強烈,應置大棚下養護。怕水澇。冬季休眠期,要求冷濕的氣候,以10~12℃為宜,不得低于5℃。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如冬季土壤濕度大,溫度超過25℃,莖葉生長旺盛,妨礙休眠,會直接影響翌年正常開花。光照對朱頂紅的生長與開花也有一定影響,夏季避免強光長時間直射,冬季栽培需充足陽光。土壤要求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pH在5.5~6.5,切忌積水。

養護要點

水:保持植株濕潤,澆水要透徹。但忌水分過多、排水不良。一般室內空氣濕度即可。

肥:喜肥。生長期間隨著葉片的生長每半月施肥1次,花期停止施肥,花后繼續施肥,以磷、鉀肥為主,減少氮肥,在秋末可停止施肥。盆栽可加一些過磷酸鈣作基肥。

土:要求含有機質豐富的砂質壤土,要求排水良好,忌粘重土壤。

溫:冬季休眠期可冷涼干燥。生長適溫5℃-10℃。

光:喜陽光,可以適量的陽光直射,不可太久。宜放置在光線明亮、通風好,沒有強光直射的窗前。

繁殖:分球、播種、切割鱗莖和組織培養繁殖均可。以分球繁殖為主。春季2-3月間整理2013年收的球,剝掉母球四周的小球,剪除殘根,晾曬兩天后即可栽培,球要淺植,使之1/3-1/2在土面之上。

上盆后澆水1次,待發出新葉后再澆水,花謝葉殘之后,要及時剪掉殘花葉、秋末冬初待其枯萎后,選在晴天掘取鱗莖放在空氣流通陰涼的室內貯藏。

病害防冶: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斑點病、線蟲病和赤斑病。

斑點病:危害葉、花、花葶和鱗莖,發生圓形或紡錘形赤褐色斑點,尤以秋季發病多。應摘除病葉;栽植前鱗莖用0.5%福爾馬林溶液浸2小時,春季定期噴灑等量式波爾多液。

病毒病:致使朱頂紅根、葉腐爛,可用,侵入后引起葉和莖花發病,并逐步向鱗莖方向蔓延。鱗莖需用43℃溫水加入0.5%福爾馬林浸3-4小時,達到防治效果。

線蟲病:線蟲主要從葉片和花莖上的氣孔侵入,侵入后引起葉和莖花發病,并逐步向鱗莖方向蔓延。鱗莖需用43℃溫水加入0.5%福爾馬林浸3~4小時,達到防治效果。蟲害有紅蜘蛛危害,可用4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倍液噴殺。

赤斑病(Stagonosporacurtisii),為害葉、花、花葶及鱗莖,發生圓形或紡錘形赤褐色病斑,尤以秋季為重。應摘除病葉;栽球前用0.5%福爾馬林溶液浸2小時,春季噴波爾多液預防。蟲害有紅蜘蛛。噴90%殺蟲醚粉劑1000倍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