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薔薇簡介 

薔薇(學名:Rosa sp.):是薔薇屬部分植物的通稱,主要指蔓藤薔薇的變種及園藝品種。大多是一類藤狀爬籬笆的小花,是原產于中國的落葉灌木,變異性強。莖刺較大且一般有鉤,每節大致有3、4個;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小葉為5-9片,葉緣有齒,葉片平展但有柔毛。

花常是6-7朵族生,為圓錐狀傘房花序,生于枝條頂部,花徑約3厘米,每年只開一次。薔薇花花盤環繞萼筒口部,有白色、黃色等多種顏色。花謝后萼片會脫落;果實為圓球體。

耐寒,有野生和眾多園藝品種,可用壓條或嫁接法繁殖。薔薇可以藥用,由其制成的薔薇花粥有良好的營養價值。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亞熱帶及熱帶山區等地區。

薔薇喜歡陽光,亦耐半陰,較耐寒,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都能露地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濕潤而又排水通暢的土壤中則生長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長。

不耐水濕,忌積水。萌蘗性強,耐修剪,抗污染。花期一般為每年的4-9月,次序開放,可達半年之久,由于溫室效應而導致全球變暖,某些地方的薔薇提早在4月,甚至是3月份便開始開花。

二、主要價值 

色澤鮮艷,氣味芳香,是香色并具的觀賞花。枝干成半攀緣狀,可依架攀附成各種形態,宜布置于花架、花格、轅門、花墻等處,夏日花繁葉茂,確有“密葉翠幄重,膿花紅錦張”的景色,亦可控制成小灌木狀,培育作盆花。有些品種可培育作切花。

倒鉤刺,七姊妹:花治療暑熱胸悶,口渴,吐血;根治療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白帶,遺尿,外用于燒傷,外傷出血;葉外用治療癰癤瘡瘍《滇省志》。

【藏藥】色薇美多:花蕾或初開的鮮花用于龍病,赤巴病,肺病《中國藏藥》。

【侗藥】尚婢順Sangp beix sedp:根、葉主治耿來.涸冷(腰痛、水腫)《侗醫學》。

根、果實(營實):苦、澀,涼。活血,通絡,收斂。用于關節痛,面神經癱瘓,高血壓癥,偏癱,燙傷。 花(薔薇花):苦、澀,寒。清暑熱,化濕濁,順氣和胃。用于暑熱胸悶,口渴,嘔吐,不思飲食,口瘡口糜。

三、薔薇花語 

1、紅薔薇--熱戀;(表示求愛、愛情。)

2、粉薔薇--愛的誓言;

3、白薔薇--純潔的愛情;(表示愛情、純潔。)

4、黃薔薇--永恒的微笑;

5、深紅薔薇--只想和你在一起;只想了解你一人;

6、粉紅薔薇--我要與你過一輩子;我要嫁給你;

7、圣誕薔薇--追憶的愛情;

8、野薔薇--浪漫的愛情(野薔薇物語:跟你一起轉到天堂去)

9、黑薔薇--華麗的愛情;絕望的愛

10、巖薔薇--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