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斑舌蘭的生長習性
斑舌蘭宜種植于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干燥,15℃~30℃是它的舒適溫度區,能很好地生長。斑舌蘭喜歡陽光充足而涼爽的環境,高溫則生長不良,會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嚴寒則抑制其生長力,會有凍傷的現象,這時的蘭花常處于休眠狀態。氣溫太低,則應將斑舌蘭移進室內,防止凍傷。斑舌蘭是肉質根,適合采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能須良好,應選用腐葉土或含腐殖質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鐵質的土壤最佳,pH值以5。5-6。5為宜。
二、斑舌蘭的繁殖方式
1-斑舌蘭的繁殖方式:分株
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干。分株后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分株后的栽植深度以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為宜,上鋪翠云草或細石子,最后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2-斑舌蘭的繁殖方式:播種
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蘭花不易得,名品更珍貴!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后,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鐘,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于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后置于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左右,萌動后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
三、斑舌蘭的養殖方法
1-裝盆
斑舌蘭上盆(或翻盆)時間一般在春季3-4月。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為佳。新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苗需理植于泥盆中,這樣蘭花泥易干,通氣性好,容易發根;2-3年后方可換人紫砂盆或瓷盆。蘭花種植(在盆中)的方法與一般花卉不同,尤其是名種蘭花,翻種移盆必須洗根。方法是:將根浸入清水中,用舊牙刷或毛筆輕輕洗刷,切勿用力過大,防止傷及根系;藥要精心修剪,再注意環境的通風效果處理。
1.裝盆方法一:準備好蘭盆及植株后,將蘭株倒拿(根在上,葉在下)放于水龍頭下以慢水沖洗,水壓要柔和,以免傷蘭根及葉子。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蘭頭,小指抵住盆緣,用竹筷將根固定,當放入盆內時,盡量不要讓根接觸到盆壁。將豆粒大的混合石礫倒入盆底至三分之一處。然后將竹筷拔出,并搖實盆中植株。
2.裝盆方法二:要注意盆底排水,泥盆用碎瓦填,紫砂盆必須用穿孔尼龍紗罩住盆底。植前先在盆內鋪上粗石子,占盆深2/5左右,粗石培養土,厚3-5厘米,然后放入蘭草。上盆時注意根部要自展,不能卷曲。種植名種蘭草時一定要將老草靠邊,新草放在中心,給新草再發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