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碧玉花的澆水方法

1、澆水時間

碧玉花澆水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例如在春秋生長季節(jié)可在早晚進行,夏季高溫時最好是在清晨進行,冬季低溫則最好是在晴朗天氣的中午進行。這樣才能讓植株充分吸收水分,達到生長茂盛的目的。

2、春秋澆水

春秋季是碧玉花生長最茂盛期,所需要水分比較多,例如可以每隔一個星期澆水一次,這樣讓植株充分吸收水分利于枝葉根系生長。注意水量保持盆土略微濕潤環(huán)境,不可有積水產(chǎn)生,避免產(chǎn)生爛根現(xiàn)象。

3、夏季澆水

進入到夏季高溫高熱季節(jié),其盆土水分蒸發(fā)比較快,這個時候澆水就要勤一點,一般來說保持3-4天澆水一次為宜,空氣干燥可以向其周圍或葉面噴施水,保持盆土和空氣濕潤環(huán)境,切忌不可有積水產(chǎn)生。

4、冬季澆水

冬季氣候比較寒冷,盆土水分蒸發(fā)比較慢。一般澆水可以根據(jù)盆土干濕情況來進行,若是盆土快要干燥的時候,則可以適量澆水保持微濕潤。若是不干則不用澆水,注意澆水水溫一定要和土溫相差無幾,避免凍害植株。

二、碧玉開花之后怎么修剪

1、修剪花朵

碧玉在每年2~4月以及9~10月份會開花,每次開完花一個星期之后,就需要對植株進行修剪工作。將株體上開敗的殘花、徒長的花苞、蔫軟細弱的花枝等全部修剪剔除,修剪過程中,要連帶著發(fā)育不良的花枝花莖一起

剪掉。

2、器具使用

無論是大枝大葉,還是小花小苞,都不建議養(yǎng)殖者徒手將其掐掉揪除,這樣很容易對碧玉的枝條造成比較大的損傷。建議使用消毒殺菌過的鋒利修枝刀操作,這樣的刀具能夠快、準、狠的對需要修剪部位進行切除。

3、剪后養(yǎng)護

花后給碧玉修剪完畢后,建議把它移到半陰通風(fēng)的環(huán)境中去,幫助切口部位快速愈合。修剪的時候,最好是能夠選擇在晴朗的天氣之下操作,絕對不可以在雨天或者陰天修剪,這樣很容易造成切口部位滋生出病菌蟲害。

三、碧玉疫病的防治方法

癥狀:侵害莖、葉。近地際莖基部和葉片易染病。染病植株葉片乃至全株凋萎,葉斑變黑、濕腐,潮濕時出現(xiàn)白色薄霉層,易脫落。染病莖段變黑,干枯。

防治方法:

①避免盆土過濕,及時挖除病株。

②認真挑選繁殖材料,必要時進行藥劑消毒(25%甲霜靈可濕粉或64%殺毒礬可濕粉600倍液浸插條30分鐘。

③插植后用藥液做定根水,成活后繼續(xù)淋噴1~2次。

④發(fā)病初期連續(xù)噴藥控病。藥劑除上述甲霜靈、殺毒礬外,還可用30%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粉600~8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粉800~1000倍液。

四、碧玉的葉插方法

1、葉片摘取

碧玉(豆瓣綠)的葉插方法其實很簡單,首先需要尋找一顆生長良好的碧玉,葉插的葉片是有要求的,不能隨便摘取,將母株靠近根部的沒有任何問題的葉片,不需要用剪掉等工具,直接用力將它掰下來就可以了,掰下來葉片最后留5厘米長的葉柄,可以使葉插成功率更高。

2、葉片處理

摘取完葉片后,需要給葉片做點處理工作,需要將葉片放置在陰涼處,使葉片的傷口晾干,還需要將它放入草木灰中浸蘸一下,最后才可以將葉片葉插在土壤中,這樣可以防止在葉插之后,傷口出現(xiàn)腐爛癥狀,增加葉插的成功率。

3、土壤選擇

在給碧玉葉插時,需要選擇一份合適的土壤,最好是土質(zhì)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可以河沙、腐葉土按照3:1的比例混合做碧玉的盆土,可以適量的加點有機肥里面,增加土壤的肥沃度,有利于碧玉之后更好的生長。

4、開始葉插

葉插時間最好在春季,春季是碧玉生長最旺盛的季節(jié),所以葉插的成功率最高,將處理好的葉片插入適合它生長的土壤中,最后就是保持土壤的濕潤度,一般半個月后碧玉就會生根,三個月才會開始發(fā)芽,這樣就算葉插成功了,長出新的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