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花鳳仙的種植方法

1、播種時間

茶花鳳仙播種四季都能進行,可以撒播或點播,點播用128穴的穴盤,播種適溫為20℃左右,約1周出苗。播種苗高5厘米時進行第一次移植,移于8厘米的營養缽中,12厘米左右時定植于15厘米的盆中,用土為草炭土2、蛭石或河沙1、爐渣1混合。

2、種子播種

種子撒播在土上,輕加覆土約0.3公分,澆一遍透水。5-7天可以發芽。發芽溫度:22-30度,廣州的4月最適宜了,但是5月就要注意高溫了。

3、摘心

即打頂,株高約10公分時摘除頂部2-3葉即可。是對預留的干枝、基本枝或側枝進行處理的工作。注意:不摘心的話會長得很高,花長得不好。

二、茶花鳳仙的病害防治

1、猝倒病

主要危害幼莖,開始時幼莖基部呈水漬狀斑,后病斑變為淡褐色至褐色并凹陷縊縮。病部迅速發展到環繞幼莖,使小苗在葉色翠綠的情況下自莖基部倒伏死亡。最后腐爛或干枯。該病主要由瓜果腐霉菌引起另外尚有立枯絲核菌。病原菌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借水滴噴濺和種子等傳播。

防治方法:

播種前進行土壤消毒;播種不可太密;出苗后控制澆水,保持土壤略干;加強環境的通風性,;避免連作。發病后及時用藥,75%的百菌清600倍,50%的多菌靈500倍,以及40%的疫霜靈200~400倍等都有很好的作用,1周噴一次,噴時除盆植株的莖葉外還應噴及周圍的地面。

2、白粉病

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表面有白色粉狀小斑塊,隨后葉面布滿白色粉層,至秋初,白粉層中出現黃色小圓點,最后小圓點變為黑褐色,病葉枯黃。嚴重時可蔓延至莖、花蕾及蒴果,其上也出現白色粉層,最終花蕾、蒴果停止生長而枯萎。該病的病原為蒼耳單絲殼的白粉菌,屬真菌類,病原菌在病殘體上和種子中越冬,借風、水傳播。

防治方法:

應加強栽培管理,保持環境通透,少施氮肥,增施鉀肥及鈣,及時清除病葉,一旦發病應及時用藥,可以噴灑15%的粉銹寧1000倍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

3、疫病

主要發生在幼苗定植后的植株上,危害莖和根部,首先嫩莖或莖基部出現水漬狀暗綠色至淺黃色的斑塊,后發展為黑褐色腐爛,病斑環繞莖部,使植株自病部折倒,在病部有時能夠看到白色絹絲狀物,即為病原菌的菌體。該病是由惡疫霉菌侵染引起,病菌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通過土壤和水地噴濺以及風力傳播。

防治方法:

以預防為主,一是土壤消毒,二是改善栽培環境。藥物防治要及時,可用的藥物有80%的乙磷鋁500倍,25%甲霜靈500~800倍,1%的波爾多液,0.1%~0.2%的硫酸銅液。

三、茶花鳳仙和七彩鳳仙的區別

1、高度不同

茶花鳳仙屬于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的高度大約為25~50公分左右,是一種重瓣大花品種,而七彩鳳仙屬于一年生草本花卉植物,植株的高度大概是在30~80公分左右,對比起來七彩鳳仙會相對矮小一點。

2、花色不同

七彩鳳仙的花色豐富多樣化,主要有白色、水紅、粉色、玫瑰紅、大紅、洋紅、紫色等,一般是在6~9月份開花,而茶花鳳仙的花色主要有紅色、粉色、白色等顏色,花朵上的花苞要比七彩鳳仙的大很多。

3、習性不同

茶花鳳仙喜歡在溫暖且陽光充足的環境下生長,比較喜歡濕潤的氣候,它的生長適溫是在15~25℃左右,耐寒性比較差,害怕炎熱氣候,而七彩鳳仙在濕潤的環境下生長緩慢,甚至會停止生長,耐熱性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