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露子的名稱由來

甘露子是草本植物,它本身有著地下莖,味道比較甘甜、可以食用,所以就有甘露子的名字。還有就是它的外形。甘露子開花會結籽,結的籽很相似荊芥子,它的地下莖長得就像是一串串珠子連在一起,看著很像是老蠶,所以就叫它甘露子。

二、甘露子的別稱

甘露子也有別稱是甘露兒、寶塔菜、地蠶、螺獅菜、地古瘤地靈、石蠶、石奇蛇、石祁蛇、白伸筋、石伸筋、白毛巖蠶、巖蠶、老鼠尾、土知母、墻蛇、石蚯蚓、飛線蜈蚣、上核樹、骨蛇藥、馬騮尾、筋碎補、白毛蛇、白毛骨碎補、石巖蠶、白花石蠶、毛石蠶。都是比較接地氣,又比較形象的名字。

三、甘露子的養殖方法

1、土壤配制

土壤環境是甘露子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的基本條件,一般可選用肥力充足且排水通暢的沙質土壤為主,盆栽的時候可用6份的草炭土、2份的河沙和2份的發酵后的堆肥混合配制,入盆將需在盆底添加少許的鋸末或者木屑,以利于根系的排水。

2、養護環境

甘露子一種短日照植物,在生長季節可放在光照明亮的位置處,溫度太高或者陽光強烈的時候,需要放在遮陰處,以防止烈日灼傷,此外控制溫度在15℃~24℃左右,在進入冬季前需做好防寒的措施即可。

3、水分管理

甘露子是喜濕植物,在進行養殖的時候需要經常保濕盆土濕潤,一般以濕度在70%~80%左右為為主,高溫天氣的時候可加大澆水量,不要等盆土干透了再進行澆水,入秋后澆水可予以減少。

4、定期施肥

甘露子在入栽的時候要施加適量腐熟有機肥,或者稀薄的尿素溶液,在幼期的可施加2~3次的氮肥溶液,生長中期可追施1~2次稀薄的復合肥,秋后施肥主要以磷鉀肥為主,不要過多就行了。

四、甘露子的功效

1、治療感冒

感冒主要是由于身體熱毒引起的,因此,排出體內的熱毒對于預防和治療感冒都有很好的效果。甘露子具有清熱解毒的功能,對癥下藥,就可以很好的防治風熱感冒。

2、防治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特別是對于男性來說,發展下去,還會造成其他疾病。甘露子對治療尿路感染的效果極佳。

3、治療神經衰弱

甘露子是補充益氣、調節身體的一種良藥。因此,平時生活中適當的食用甘露子,可以緩解頭痛氣虛、頭暈目眩的癥狀,對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五、甘露子的養殖注意事項

1、冬季保溫

甘露子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一般在進入冬季前需做好保溫措施,可在盆土的上方覆蓋一層透明的薄膜,在冬季的溫度不能低于8℃,當氣溫過低的時候澆水要保持土壤微干最佳,以防止結冰凍傷。

2、夏季采收

在養殖甘露子的時候,一般是在夏秋季節進行采收,采挖的時候不要損害主莖部分,采挖的塊莖需放在陰涼處晾曬,并且要結合修剪進行,將一些生長無用的病蟲枝和瘦弱枝從基部開始剪起,以利于養分的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