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竹草是禾本科、狼尾草屬多年生直立叢生的禾本科草本植物,外型及生長類似甘蔗。生長拔高節多,節間較脆嫩,節實較小。下部的節較長而上部的節相對較短,每節著生一個腋芽并由葉片包裹。株高可達5米以上。中下部的莖節能生出氣根,上部的莖能長出分枝,每節著生一個腋芽并由葉片包裹。草葉如線型,葉姿彎常披垂,葉的背面有形狀如針的白色短毛絨。圓錐花序,淡黃色,籽粒較小。
一、皇竹草的栽培技術
1、密度
作飼料栽培,畝栽2000-3000株;作圍欄、護堤,株距40厘米;作種節繁殖和作架材、觀賞栽培,每畝600-1000株或株距1-1.5米;如光照不足,宜稀植,以免倒伏。
2、施肥
可重施有機肥和氮肥,皇竹草耐肥性強,為加快生長及提高產草量,可增加施肥次數和數量,并滿足其對水分的要求。肥水條件越好,越能發揮高產優勢,以宿根草計算全年產量,畝產可達20噸以上。
3、栽植
用較粗壯、芽眼突出的節莖、種蔸和分蘗為繁殖材料。每節(芽)蘗為一個種苗。節(芽)可平放,也可斜放或直插,入土7厘米,保持土壤濕潤,10-20天可出苗。用分蘗栽植,深度7-10厘米,栽后及時追肥,以促進成活和生長。
4、管理
生長前期加強中耕除草,適時澆水和追肥。如用作架材、觀賞、繁殖等,當植株長到2米高以后,應將下部老葉摘除,促進莖節老化、堅實硬化,增添觀賞性;作為觀賞、護堤、圍欄,每年春季萌發前進行一次疏理,疏去部份弱小過密植株;作為青飼料栽培,當株高80-200厘米時,即可刈割利用,每年刈割4-8次,每刈割一次,施一次肥料,澆水時每畝用3-5公斤益富源種植菌液,每畝施用尿素25千克或碳酸氫銨50千克。喂飼大型草食動物,可讓植株長得高大一些再刈割;喂飼小型草食動物,可刈割嫩葉或加工成草粉。
二、皇竹草種子的種植方法
1、種植時間
皇竹草種子最適宜的種植時間是3~9月,一般采用播種的方式進行種植。在播種種植時,需要選擇沒有病蟲害的種子,溫度控制在10~20℃之間,選擇含有砂土、黃土、園土、珍珠巖、腐殖質的混合土壤。
2、種子浸泡
在皇竹草種子種植時,先將種子的外殼搓掉,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可以直接播種,或者先放置在清水中浸泡24個小時,然后再與濕河沙混合催芽,放置在通風陰涼的環境中培養7~10天后,再進行種植。
3、進行播種
在皇竹草種子種植時,將其均勻散在土壤中,覆土厚度為3厘米,壓實土壤后,及時澆一次水,確保水能夠滲透到土壤底部,等到種子發芽時,再澆一次水,當植株高度達到20厘米時,在實際少量腐熟發酵的有機肥。
4、后續養護
在皇竹草種子種植完成后,在每次施肥的同時,可以進行一次松土,避免土壤發生結板現象,將土壤與肥料混合拌勻,利于植株根系更好得吸收養分。在夏季做好遮陰措施,防止植株葉片被灼傷,在梅雨季節防止洪澇災害,開溝排水。
三、皇竹草的主要價值
1、飼用
皇竹草是一種高產、優質的刈割型飼草,可用于喂牛、羊等草食性牲畜和禽類、魚類。
2、造紙、建材的新型原料
纖維含量26%,是甘庶的2倍;其蒸煮時間、漂白,細漿得率等均優于麥秸,甘蔗,可制造較高檔的紙品,還可用于制模板,用于建筑裝飾,環保。
3、退耕還草保護生態的理想草種
皇竹草可用于西部實施退耕還草、保護生態、提倡舍飼,牧區急需產量高的優質牧草,既可保護生態。同時又可飼養牧畜創造一定經濟效益,使皇竹草即可防止水土流失,農牧民安居樂業,經濟持續發展。西北地區防風固沙,保護生態,即生態與經濟,社會效益相兼顧。還可降低污染,改善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