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葉李是木本植物,是著名的觀葉品種,栽植效果很好,可以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紫葉李原產自亞洲的西南部,在我國的多個地方都有所分布。
一、紫葉李的養殖方法
1、光溫
紫葉李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喜陽光,應種植于陽光充足處,切忌種植于背陰處和大樹下。
2、土壤
紫葉李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黏質中性、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一般以沙礫土為好,粘質土也可。
3、澆水
紫葉李喜歡濕潤的生長環境,在生長期要充分澆水。7,8月由于降水量大,可以不澆水,并且還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積水爛根。進入秋季以后,必須控制澆水,不然水過大促使枝條徒長,進而在冬季很容易出現凍害。
4、施肥
紫葉李喜肥,在每年澆封凍水前,可以施入一些農家肥,可以促使植株生長茂盛。不過,紫葉李雖然有喜肥的特性,每年只需要在秋末的時候適量施一次肥即可,因為一旦施肥次數過多或是量過大,就容易使葉片顏色變暗而不鮮亮,降低觀賞價值。
5、修剪
紫葉李最佳的樹形是“疏散分層形”,也可以采用“自然開心形”。在對各層主枝進行修剪的時候,應適當保留一些側枝,收到使樹冠充實,卻又不空洞的效果。在樹形基本形成后,每年只需要適當修剪,比如剪除過密、下垂、重疊和枯死枝即可。
二、紫葉李的種植方法
1、種植時間
紫葉李的種植時間一般是在春季或者是秋季進行,具體時間一般為4至6月份,或者是10至11月份。這兩個時間段對于紫葉李喜歡溫暖的環境來說,是有利于紫葉李幼芽的萌發的,出芽率會有所提高。
2、種子處理
種植的種子要求飽滿,要先放入溫水中浸泡兩天進行催芽。種植要選擇在向陽且土質肥沃的地方,在種植之前,還要對該土地進行翻耕,要將里面的雜草雜質都處理出來,最后還要進行殺菌處理。
3、進行播種
然后再進行播種,挖好種坑,將種子播進坑里面,適量的澆一點水,再把土蓋上即可。種植種植完了之后,要注意經常噴水保濕。等到小苗發芽后長勢穩定之后,要及時的進行間苗。間苗的間距要保持在20厘米至30厘米間。
4、后期養護
間苗之后要澆透水,多保持陽光的照射,以便小苗更好的生長。在7、8月份的時候,可以不用澆水,但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積水。到了秋季,要適當的減少澆水次數與澆水量,控制出梢,以防冬季的凍害。
三、紫葉李的移栽方法
1、移栽時間
紫葉李移栽一般是在11月下旬進行,溫度需要控制在15~25℃之間。在移栽紫葉李之前,需要對植株進行修剪,將生長健康粗壯的枝干短截,把側枝和枝葉全部剪掉,只需要保留頂端2~4片枝葉。
2、修剪枝干處理
將修剪過的紫葉李枝干涂上多菌靈,放置在通風半陰的環境中晾干。移栽時需要選擇,含有蛭石、珍珠巖、泥炭、腐殖質的土壤,在土壤底部,可以施加少量腐熟發酵的圈肥或者農家肥。
3、進行移栽
在移栽時需要將紫葉李的幼苗,垂直插入穴的正中間,再填上厚度為2厘米的粗石沙,在土壤表面插幾個洞,然后馬上澆水,澆到水能夠滲透到土壤底部為止,蓋上一層薄薄的塑料膜,保持土壤濕潤。
4、后續養護
移栽完成后,等到過了5天,再澆一次水,水要澆透。澆水完成后等到土壤變干,及時培土封堰,培土厚度為30~40厘米,土壤需要壓實,等紫葉李生長15~20天后再施加少量的氮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