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金鐘,別稱鈴兒花、倒掛金鐘及燈籠花等,為杜鵑花科吊鐘屬植物,原生于香港、華南、湖南及福建等地,亦可見于越南,生于海拔600-2400米山地灌叢或次生林中,花期1-3月,果期9-11月。野生吊鐘于香港受香港林務條例所保護。因花倒懸于纖細伸長的花柄上,形如倒掛金鐘,故而得名吊鐘花。吊鐘花蜜為蜂鳥的主要食糧之一。

一、吊金鐘的養護方法

1、避免強光

吊金鐘喜歡陰涼通風的環境,懼怕高溫和強光。那吊金鐘怎么養才能更旺盛,養殖吊金鐘時要注意陽光的強度度,在春秋和冬季,需要全天日照,夏天只需給予半天光照即可。這樣吊金鐘能更好的茂盛生長。

2、適宜溫度

養護吊金鐘還需要保持適宜的溫度,吊金鐘的最適生長溫度為15-25攝氏度,冬季溫度過低時要移至室內,避免凍傷爛根,若氣溫超過30度也要進行遮蔭處理,否則高溫會導致植株枯萎死亡。

3、足夠水量

要想吊金鐘茂盛生長,充足的水分也是必不可少的。養殖吊金鐘時要保持土壤濕潤,不可缺水。夏季需要每日進行澆水,直到盆底有水分溢出即可,冬季可適當的減少澆水次數,每3天左右一次即可。

4、充足養分

養殖吊金鐘還需要提供充足的養分,吊金鐘開花次數較頻繁,會大量消耗養分,因此在生長期間要增加施肥次數,施肥周期保持在10天左右,施肥時盆土應當偏干,施肥后可少量澆水,促進根部更好的吸收。

二、吊金鐘的扦插方法

1、扦插時間

在給它扦插的時候,除了夏天休眠期外,其他時間都可進行,但是以每年的4月份最佳。因為此時正是生長旺盛期,其成活率較高。

2、選擇插穗

在選擇插穗的時候,以當年生沒有木質化的枝條最佳,且上面最好有嫩尖。插條要剪成6到10厘米的長度,下面的葉子可以全部剪掉。但要注意的是,在剪取插條的時候,一定消毒后的剪刀,且讓切口平整一點。

3、扦插基質

在準備扦插的基質時都是用細河沙,但要用熱水給它消一下毒。

4、扦插方法

先把插條放在生根水中泡20分鐘,隨后就可用小棍在基質中插上幾個小洞,然后再將插條插進去,深度以3到4厘米最佳。插穗間的距離可在8厘米左右,這樣可利于它以后的上盆。扦插結束后,就可給它澆一次水,并蓋上塑料布,以給插床保濕。

5、扦插后的管理

在扦插后,要將其放在室內有光的地方,但不能讓它直接曬太陽。室溫在20度左右最佳。等過了一周后,就可給它一些光照了,并經常給它噴水,沒過多久它就可生根了。

三、吊金鐘葉子焉的原因

1、澆水不當

澆水過多和過少,都會導致吊金鐘葉子葉子出現干萎。每次澆水要澆透,保證土壤處于濕潤狀態,出現積水會造成根部的腐爛。環境干燥的時候,可以在空氣中和葉片表面噴灑水,做好降溫保濕,促進葉片的生長。

2、施肥過多

充足的養分可以促進吊金鐘的不斷生長,花瓣大量盛開,施肥過多會導致吊金鐘出現燒根現象。將肥液進行稀釋后使用,夏季溫度過高需要停止施肥,每次施加氮磷鉀肥后,要及時澆水,促進根部的不斷吸收。

3、土壤堿化

吊金鐘喜歡疏松肥沃的土壤,保證土壤呈現酸性,可以促進吊金鐘的生長。土壤鹽堿化吊金鐘生長不良,葉片出現干萎,需要在土壤中施加硫酸亞鐵溶液,改善土壤酸堿度,提高吊金鐘的生長質量。

4、光照不足

吊金鐘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如果長期處于陰暗的環境中,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就會出現焉萎狀態。需要將吊金鐘移放通風透氣的地方,保證陽光散射照耀,等到葉片恢復后,再進行充足的陽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