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音竹的水培方法

1、剪葉處理

觀音竹用以水培是常見的栽培方式,剪葉處理是觀音竹的養殖方法水培中的關鍵一步,主要在植株入盆前,將基部周圍的莖葉一律剪除,以避免造成枝葉發黃的現象,將底部用以少許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晾干即可。

2、基質配制

選用一個不大不小的沙盆,且要保證透氣性要好,將沙盆進行消毒后,向里面加入適量的水分,水量應以植株的大小進行控制,一般只到植株的三分之一處即可,水分以暴曬的自來水或者干凈河水最佳。

3、換水處理

水培觀音竹的時候要經常換水,每次換水要結合修根處理,一般夏季高溫容易蒸發,最好每隔2~3天換水一次,秋冬季節可每隔7~10天換水一次,并且要保持水溫和室內的溫度相同,在換水時候可適當加入適量生長液作為養分。

4、環境處理

觀音竹喜歡在溫暖的向陽處生長,一般水培期間可將其放在室內散光處,不要讓陽光直射,冬季期間要將植株多曬太陽,無需遮陰,要控制室溫在10℃以上,低于4℃就會生長不良出現枯萎現象。

二、觀音竹葉子發黃的解決方法

1、脫盆處理

養殖觀音竹葉子黃了怎么辦,若是澆水過多會導致剛長出的葉子有發黃的現象,但是老葉卻依然翠綠,這時可進行脫盆處理,將盆土放置在散光通風處曬晾至水分蒸干為至,并在緩和階段不要進行澆水。

2、修剪爛根

若是在水培的過程中觀音竹出現黃葉的現象,可能是根部腐爛所導致的,需要將其移出修剪腐爛根部,并用稀釋過的多菌靈浸泡半個小時的時間,更換消毒過的水質,重新進行水培即可。

3、停止施肥

養殖過程中若是施肥過多,便會導致新葉沒有光澤感并且逐漸暗黃的現象,這時需要停止施肥,可進行大量澆水,將肥料進行稀釋排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更換土質重新進行栽種,這時可改善黃葉現象。

4、補充水分

若是盆土長期缺水,其植株的葉子邊緣會呈現枯萎發黃現象,并且葉子會逐漸的掉落,這時需要及時的補充水分,并且每隔3天左右的時間澆水一次,時刻保持土壤的濕潤,避免再次出現干裂的現象。

三、觀音竹長高后的修剪方法

1、剪刀消毒

觀音竹的生長速度比較快,如果其生長過高會降低觀賞價值,那么需及時的給其剪截,首先需準備一把鋒利的剪刀,并用多菌靈溶液、或酒精給剪刀消毒處理,這樣可避免細菌感染傷口,使其腐爛影響觀音竹生長。

2、中部截取

說到觀音竹長高了怎么剪截時,首先需要將其從土壤、水中取出,可將其中部截斷就可以了,也可以根據自己要求從根部處截斷,千萬不要截取過長,不然會影響觀音竹正常生長,甚至可能會導致其枯萎死亡。

3、老葉摘除

其實每當觀音竹長高了剪截后,用可以將它發黃、老掉的葉子及時的處理,這樣能使土壤或水中的營養物質集中,促使其能快速萌發新根、新芽,有利于觀音竹在土壤和水中生長,增加觀音竹的觀賞價值。

4、上盆管理

觀音竹每次進行剪截后,可給其剪口處斜切一刀,然后涂抹生根粉放在陰涼處晾曬一天,可將其重新插入向的盆土中,或裝有水的容器中,將溫度控制在25℃左右,等待其重新生根發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