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
紫嬌花的寓意是銘記于心,可作切花,適合將其送給自己的朋友或是親人。紫嬌花外形美觀、花朵淡雅且寓意美好,也可以將其養在室內。在養護期間要注意,紫嬌花喜光照,不耐水澇,不耐強光,在生長期間,需要加強管理,使其健康生長。
栽培的要點:
1-土壤
紫嬌花在栽養前,需要選擇合適的土地,還要進行翻土。選擇土層深厚、土質松軟、透氣和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地,將其翻松和除草后,再施加適量的基肥。將紫嬌花種植在土地后,需要適量的澆水,將土壤浸濕,有利于紫嬌花的生長。
2-光照、澆水
在移栽后要注意,剛移栽的紫嬌花,需要給其遮光,避免陽光照射。養護期間要控水,保持土壤濕潤,后期紫嬌花適應新土后,可給予其光照。在養護期間要注意,紫嬌花不耐水澇,要適量的澆水,否則水肥過多,會傷及紫嬌花的根系。
3-病蟲害
紫嬌花在栽培期間,需要加強管理,做好病蟲害的預防。紫嬌花常見的病害為花葉病、斑點病和鱗莖腐爛病,常見的蟲害為蜘蛛螨。為了避免紫嬌花受病蟲侵害,需要定期給其噴灑藥劑,一般20~30天可噴1次,能夠誘發病蟲害。
4-修剪
在養護期間,若是紫嬌花已經得了病,需要及時修剪病葉并集中燒毀,切斷傳染源。若是花葉病,可以給紫嬌花噴灑百菌清藥劑,若是斑點病,可以給紫嬌花噴灑代森鋅藥劑。若是鱗莖腐,可以給紫嬌花噴灑代森銨或多菌靈藥劑。
繁殖方法:
1-鱗片繁殖
即用鱗片扦插,產生子鱗莖球,先選擇莖塊大,顏色正,完好無病蟲害的優質百合作種。先用竹刀切去鱗莖基部,使鱗片分開,于9-10月間栽植在向陽的砂質土壤的苗床里,開溝深10厘米,按30厘米寬的行距,35厘米遠的株距,將鱗片埋植于溝內,上覆4厘米厚的土,埋后稍壓。翌年春將鱗片取出,作為繁殖鱗片,再行栽植。栽植時鱗片凹形可朝下,否則不易出苗。
2-鱗莖繁殖
也叫分球繁殖,即是將百合老鱗莖上生出的小鱗球分開進行繁殖。在9-10月份收獲百合時將母球旁之小鱗莖分離采收保存,作為繁殖培育莖,與濕沙混合貯藏,待翌年四月中旬取出種植,栽植時深10-15厘米,20-25天即可發芽出土,較大的球莖當年可開花,小的培養2-3年開花。也有無土育苗的,即將取下的小鱗莖放在溫室的木箱內,以溫度18℃-20℃為宜,這樣經3-4個月即可長出小百合苗,次年3-4月可栽植。
3-珠芽繁殖
卷丹、麝香等百合,在葉腋生有小珠芽,可在花凋謝后,珠芽未脫落前,收取珠芽植于圃地,一年后即可形成小鱗莖,長出葉芽,2-3年后即可開花。播種繁殖亦可,但因種子發芽培植出的株苗生長緩慢,非大面積繁殖多不采用。繁殖方法有播種、分小鱗莖、鱗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種方法,可根據需要任選一種。
4-播種繁殖
播種屬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種上應用。方法是:秋季采收種子,貯藏到翌年春天播種。播后約20-30天發芽。幼苗期要適當遮陽。入秋時,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鱗莖,即可挖出分栽。播種實生苗因種類的不同,有的3年開花,也有的需培養多年才能開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