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蟬蘭:附生植物;假鱗莖橢圓狀卵形至狹卵形,長4-11厘米,寬2-5厘米,大部或全部包藏于葉基之內。葉4-8枚,帶形,長45-70厘米,寬2-4厘米。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穿鞘而出,近直立或水平伸展;總狀花序具3-17朵花;花較大,直徑達10厘米,有香氣;萼片與花瓣黃綠色,有7-9條淡褐色或紅褐色粗脈,唇瓣淡黃色并在側裂片上具類似的脈,中裂片上有紅色斑點和斑塊,褶片黃色并在前部具栗色斑點;花瓣狹卵狀長圓形。蒴果近橢圓形。花期8-12月。
一、黃蟬蘭的生長習性
1、蘭花一般生長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雜木林陰下。或有遮陰,日照時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氣濕度大且空氣能流通的地方,有時也生于山溪邊峭壁之上。
2、蘭花宜種植于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5℃以下的嚴寒會影響其生長力,這時,蘭花常處于休眠狀態。如氣溫太高加上陽光曝曬則一兩天內即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如氣溫太低又沒及時轉移進屋里,則會出現凍傷的現象。
3、蘭花是肉質根,適合采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能必須良好,應選用腐葉土或含腐殖質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鐵質的土壤,pH值以5.5-6.5為宜。
二、黃蟬蘭的四季澆水方法
1、春季澆水
黃蟬蘭在春季養護的過程中,每當植株逐漸蘇醒時,這時需要立刻向土壤中大量澆水,使土壤濕潤就可以了,然后等待一周時間,再每隔3~4天適量的給盆土澆水,如果春季陰雨天時,可給其停止澆水養護。
2、夏季澆水
黃蟬蘭是非常需要水分養殖的,而在夏季高溫下土壤中水分很容易蒸發,這時最好每天早晨或傍晚時,適量的向土壤、植株上噴灑水分,而且白天時需擺放在散光的環境下,這樣才能避免黃蟬蘭在夏季脫水、灼傷。
3、秋季澆水
通常情況下秋季也是黃蟬蘭的生長季節,不過秋季晝夜溫差變化比較大,那么黃蟬蘭怎么澆水最后呢,在秋季澆水時可隔2~5天,早晨時給其土壤適量澆水,氣候逐漸降溫時也要減少澆水量,這樣能使黃蟬蘭生長良好。
4、冬季澆水
如果黃蟬蘭在冬季低于15℃的環境下生長時,這時需要給其控制好澆水量,一般可隔10~15天澆一次水,在午時的陽光下給其盆土適量澆水,而且千萬不要使溫度低于5℃,這樣能避免黃蟬蘭在冬季時被凍傷。
三、黃蟬蘭與虎頭蘭的區別
1、花期不同
黃蟬蘭是蘭科蘭屬附生植物,基部的假鱗莖為橢圓形或是長卵形。葉片為條帶狀,長度在45~90厘米之間,關節在基部6~15厘米處。花朵在8~12月之間開放,花葶直立生長,總狀花序,花朵較大,直徑在10厘米左右,花朵較香。
虎頭蘭也是蘭科蘭屬附生草本,基部的假鱗莖為長圓形或長卵形。葉片為帶形,長度在35~80厘米之間,關節在基部4~10厘米處。花朵在1~4月之間開放,花葶微彎或是直立生長,總狀花序,花朵的直徑在12厘米左右,氣味芳香。
2、生長習性不同
黃蟬蘭的花朵美觀,花瓣狹長,形狀為長圓形或長卵形,顏色為黃綠色。黃嬋蘭的花瓣上有淺褐色的紋路,唇瓣為淺黃色,裂片上有紅色的斑塊或斑點。黃蟬蘭適應性強,多生長在海波較高且氣候濕潤的的山地、密林或灌木地。
虎頭蘭的花朵美觀,花瓣狹長,形狀為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顏色為黃綠色。虎頭蘭花瓣的基部有紅色的斑點,唇瓣為白色或白黃色,裂片上有淺褐色的斑紋。虎頭蘭的適應能力較強,多生長在密林的樹木上或是巖石的縫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