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草又稱龍須、藍草、劍柏、藍地柏、藍怕蛇等,屬于卷柏科卷柏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分枝多,葉子呈藍綠色,主莖纖細,為褐黃色,分生出來的側枝有鱗片一樣的小葉,可以發出藍寶石般的光澤。它的花期是4月至11月,它的花語是幸福。
一、翠云草的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
1、分株時間
翠云草為中型伏地蔓生蕨。主莖伏地蔓生,長約1m,分枝疏生。節處有不定根,葉卵形,二列疏生。多回分叉。營養葉二型,背腹各二列,腹葉長卵形,背葉矩圓形,全緣,向兩側平展。孢子囊穗四棱形,孢子葉卵狀三角形,四列呈覆瓦狀排列。
每年春季可給翠云草換盆,保持盆土疏水性能良好。換盆的時候,即可進行分株。將生長密集株叢扒開分栽,放陰濕環境下即可。
2、分株苗養護
分株苗上盆之后,要避免長期陽光照射,不然會灼傷葉片,導致葉片干癟。可每天朝植株上空噴水,增加空氣濕度。上盆半個月后可施一次肥,腐熟肥料即可,保證充分的營養提供,小苗才能長得健康茁壯。
扦插繁殖
1、扦插季節
翠云草是蔓生植物,如果不注意造型的維護,那么將呈現出亂草叢的即視感。所以,春季的時候,要進行整形修剪,讓植株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擁有美麗的身材。春季的修剪,可以將修剪下來的健康的枝條拿來扦插,成活率高。
2、扦插方法
選取健壯的枝條,插于濕潤的沙床中,半個月內保持盆土潮濕,空氣濕度高于50%,半個月之后即可看到植株長出根系來。就可以進行正常養護了。注意不要長期進行光照,會曬傷的。
二、翠云草的常見病害防治
1、葉斑病
病癥表現:受害翠云草葉片初期為圓形黑斑,后擴大成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點,此后病斑擴大迅速,葉片最后變成黑色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發現病株要立即隔離噴藥,或剪除并集中焚燒。采用50%多菌靈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爾多液等藥劑噴施防治。
由澆水過多或濕度過大引起的葉斑病,可在發病初期,用50%代森銨水溶液300~400倍液、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等藥劑噴施防治。
2、白粉病
病癥表現:翠云草是觀葉植物,但也會開花。白粉病發生在葉、嫩莖、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為黃綠色不規則小斑,邊緣不明顯。隨后病斑不斷擴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該處長出無數黑點。染病部位變成灰色,連片覆蓋其表面,邊緣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嚴重時葉片皺縮變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開。
防治方法:病害盛發時,可噴15%粉銹寧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劑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傳統藥物因反復使用產生使病菌產生抗體,效果銳減,故提倡交替使用。
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噴一次,連續噴3至6次,沖洗葉片到無白粉為止。
三、翠云草的養殖方法
1、溫度
由于翠云草是喜溫暖的,所以可將溫度保持在二十一至二十六度。不過,這是白天最合適的溫度,在夜晚最好在十至十五度。另外,冬季盡量保暖,別低于五度才好。
2、光照
翠云草對光照的要求不太高,而且,它喜歡在半陰環境生長。如果有太強的光,反而會給它造成危害,比如導致葉子干枯等。所以,可一直將它放在半陰處。在炎熱的夏天時,還需特別注意遮蔭。
3、澆水
翠云草非常喜濕。在它長勢快的時節,不僅要及時補水,保持基質濕潤,還需定期噴霧灑水等,保持周圍環境濕度的適宜。只有這樣,它的長勢才快。不過,冬季需適當控制,保持微微濕潤即可。
4、施肥
它對肥料的需求不是太多,半個月一次就行。特別需注意的是營養元素的配合。冬季需暫停施加。
5、換盆
定期換盆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步驟。盡量每年都換一次,可選在春季。不僅要換土,還需將根須也修理一下,太長的根也要適當修理。可用腐葉土、園土、沙子等配制基質。即使不換盆,也需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