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櫻子的養殖方法

1、適宜環境

金櫻子是比較喜歡溫暖的生長環境,保持溫度在15℃——35℃之間。

2、土壤要求

金櫻子比較喜歡疏松、肥沃,且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土壤,不建議花友使用重黏土和鹽堿地,盆栽可以用園土、腐葉土等混合的土壤,這樣排水性較好。

3、光照要求

金櫻子養護中是需要光照充足,所以一般都會將金櫻子放在向陽的地方,但是夏季溫度高、且光線強,需要適當遮蔭,避免金櫻子被曬傷。

4、澆水要求

金櫻子的生長旺盛期和開花期間需要充足的澆水量,保持土壤濕潤。一般在春季,可以適當多澆水促進枝葉生長;

在夏季高溫的時候,并且蒸發量大,所以在夏季需要多澆水補充充足的水分;冬季是金櫻子的休眠期,可以澆水少點,只要保持土壤濕潤不干就可以了,另外在給金櫻子澆水,避免澆水到葉子上。

5、施肥要求

金櫻子是比較喜肥的,一般除了在定植的時候需要施基肥之外,建議花友每半個月需要施一次液肥。另外在早春時,施一次濃肥,秋季要施一次薄肥。冬季休眠期間只要施一次腐熟的稀薄肥即可,這樣有利于越冬,金櫻子在開花期間不要施肥。

6、修剪事項

養金櫻子是需要經常修剪的,一般針對長枝和枯枝、密枝進行修剪,有利于金櫻子的生長,另外金櫻子開花開花之后,是需要將殘花和部分枝條剪掉,這樣可以延長花期。

7、病蟲害防治

金櫻子一般會有白粉病和葉斑病等病害和紅蜘蛛、蚜蟲等蟲害,花友們在養護過程中需要及時發現,并且要做好防治措施。

二、金櫻子果實何時采摘

金櫻子是薔薇科薔薇屬植物,也叫作金罌子,是一味中藥藥材。金櫻子的花期在4月~6月之間,果期在7月~11月之間。金櫻子在果實成熟后采摘,果實成熟后會變成黃色或是紅色,一般在10月~11月之間采摘。

三、金櫻子和小金櫻子的區別

1、 形態特征

小金櫻子是高度為兩到五米的攀援灌木,小枝圓柱形,有鉤狀皮刺,小葉片為卵狀披針形,果為球形,直徑四到七毫米,紅色或著黑褐色。金櫻子高五米以上,小枝粗壯無毛,小葉革質,葉片為橢圓形卵狀或著倒卵形,果為梨形或著倒卵形,為紫褐色。

2、 花朵區別

小金櫻子花多朵成復傘房花序,直徑為兩厘米左右,花梗長約一點五厘米,幼時長有絨毛,老時逐漸脫落,花瓣為白色。金櫻子花單生于葉腋,直徑為五到七厘米,花梗長為一點五到二點五厘米,花梗與萼筒密披腺毛。

3、 生長周期

小金櫻子的花期為五到六月,果期為七到十一月,秋冬時期果實成熟時采收,可以鮮食或著曬干后入藥。金櫻子的花期為四到六月,果期為七到十一月,每年秋季果實變紅后采收,干燥后除去毛刺再入藥使用。

4、 功效區別

小金櫻子入藥部位是果實,味酸性溫,歸肺經,主要的功效是化痰止咳,養肝明目,用于治療咳嗽和明目昏糊,煎湯可以內服,搗敷適宜外用。金櫻子入藥的部位是干燥的成熟果實,味酸性平,主要功效是固精縮尿,固崩止帶,可以治療遺精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