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藺的繁殖方法
1、播種繁殖
在馬藺的繁殖方法大全中播種是最常見的一種繁殖方法,但是對于環境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需將種子放置在溫水之中進行催芽處理,之后采用條播的方法將其播種至土壤中,保持15℃~30℃的溫度環境,最好使用塑料膜進行覆蓋。
2、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的對于氣溫的要求是比較低的,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多以在春秋兩季分株,將馬藺植株在土壤中挖出,之后可將其均勻的分成2~3株,把分成的新株保留5片左右的葉子,之后可將多余的葉片修剪掉,這樣可增加成活的機率。
3、根莖繁殖
馬藺還可進行根莖繁殖,最好是在春秋兩季進行,先進行脫盆處理,之后將馬藺的根莖剪成10厘米長度的塊莖,每塊中最好是帶有幾個芽點,之后將其種植在配制好的土壤中,覆蓋薄土一層,同時將土壤澆透,放置在陰涼的環境中養護即可。
4、注意事項
播種繁殖有個很大的缺點,在直播的過程中是很難發芽的,需要適應條播的方式進行,行間距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馬藺的種子儲存的時間不宜過長,超過5年的時間種子成活的機率會下降,播種之后要控制溫度,可增加成活的機率。
二、馬藺花的種植方法
1、種子浸泡
很多花友不知道馬藺花怎么種,需要先將其種子放置在清水中浸泡一天的時間,之后再將飽滿圓潤的種子取出,用濕毛巾覆蓋,之后每天將毛巾浸濕,并將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的溫度中,這樣有利于馬藺花種子發芽。
2、土壤配制
馬藺花的生命力比較頑強,養殖馬藺花時可選擇疏松能力較高的沙質土壤進行栽種即可,在后期養殖時有利于根部的生長,同時也有一定的排水能力,減少根部腐爛現象的出現。
3、進行播種
將處理好的馬藺花的種子放置在沙質土壤之中,在播種的過程中不可放置過深,只需覆土3厘米即可,有利于種子的萌發,之后進行澆水處理,保持土壤的濕潤,在發芽期間不要要將其放置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中。
4、育苗管理
在馬藺花生長的過程中,要給予充足的光照時間,每日將其放置散光環境下給予4~8個小時之間的光照,在冬季馬藺花容易患有葉斑病,可以在秋末的時候在土壤中施加草木灰,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三、馬藺與鳶尾的區別
1、株型不同
馬藺和鳶尾的外形比較相似,但它們屬于不同類的植物,一般馬藺和鳶尾的區別在于株型的不同,馬藺的莖葉比較粗狀,須根生長密集,直徑在4~5公分左右,而鳶尾的根莖直徑約為1公分左右,斜伸,對比起來要比馬藺稍微小點。
2、葉片不同
馬藺的葉片為基生,堅韌,葉色主要為灰綠色,葉形為條形或者狹劍形,頂端逐漸變尖,基部帶一點紅色,無明顯的脈絡,而鳶尾的葉片主要為黃綠色,稍微有點彎曲,葉片中間有很多條不明顯的脈絡。
3、花朵不同
馬藺的花朵顏色多樣,主要有淺藍色、藍色或者藍紫色,花被上有深色的條紋,花莖比較光滑,高度為5~10公分左右,苞片為披針形,而鳶尾的花朵主要為藍紫色,花梗很短,苞片主要為圓形或者寬卵形,這也是它們最大的區別之一。
4、果實不同
馬藺的果實主要為長橢圓狀柱形,長度約為4~6公分,直徑在1~1.5公分左右,有6條明顯的紋理,主要為綜合色,有少許光澤,而鳶尾的果實主要為長橢圓形或者倒卵形,直徑在2~2.5公分,為黑褐色,表面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