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豬籠草的秋季養護
1、適宜的溫度
豬籠草特別喜歡高溫的環境,具體來說,二十度至三十度是最合適的。所以,在北方養殖的豬籠草一般長得不太好,除非注重調整溫度。秋初可以不太注意,但是秋末就要調控了(特別是北方)。如果條件不夠,可以適當降低標準,但至少要在十度以上。
2、適宜的光照
豬籠草本身比較喜光,但是怕太強的光。所以,剛到秋天時太強的光要避免。可以搭上一些遮光網之類的工具。不過,鑒于豬籠草喜歡光照,所以后期溫度降低的時候要提供充足的光照才行。這樣既有利于它成長,也可以讓它積累養分。
3、充足的水分
豬籠草需要的水分非常多,如果秋初溫度能夠達到三十度,那么每天要澆水兩至三次。隨著溫度的降低,澆水量可以慢慢減少,但是還是要讓土壤處于適宜的濕潤狀態。
4、適量的肥料
在秋天,它對肥料有需求,但是不多。對于種類沒有太大的要求,可以用有機肥,也可以用化肥。次數不用太多,濃度也不能太高,量也別太大。而且,需注意在每次施肥過后,都要及時澆水。
二、豬籠草黃葉的原因及辦法
1、水黃
澆水過勤過多引起葉子發黃,主要表現為新長出的葉子發黃無光澤,但老葉無明顯變化。
解決辦法:
立即停止澆水,控水,嚴重時直接翻盆換新土。
2、旱黃
旱黃即缺水,表現為植株自下而上有老葉逐漸變黃,新葉長勢較慢,若缺水時間較長,整株都會變黃,甚至死亡。
解決辦法:
及時澆水。若長時間未澆水,第一次澆水不要過多,要循序漸進 。或者之間采用浸灌的方式澆水。
3、肥黃
肥黃也就是產生了肥害,由于施肥過勤或濃度過高引起。主要表現為新長出的葉子比較肥厚,有光澤,但葉面凹凸不平。
解決辦法:
及時澆水,稀釋土中的肥力。或者翻土,控肥。
4、餓黃
豬籠草的生長不需要太多的養分,但并不代表不施肥長得就會很好,長時間不施肥葉片也會發黃。長時間未施肥表現為新生的莖、葉發黃,若仍未及時補肥,會造成植株死亡。
解決辦法:
切忌一次施大量的肥,要堅持多次少量的原則補充施肥。
5、缺鐵性黃葉
就好像人一樣,豬籠草的生長需要鐵元素,一旦缺鐵就會出現黃葉。葉肉會出現明顯的黃色。
解決辦法:
噴灑硫酸亞鐵水溶液,3~4次會逐漸好轉。
三、豬籠草的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
豬籠草分株進行繁殖的時候,要先將根系四周的土壤給弄開,向它的根部位置噴灑一些水,讓基部處暴露出來。準備一把鋒利且干凈的剪刀,將母株上小株分離下來,如果說它的根系長勢比較弱的話,建議悶養。可以讓它適當的見見太陽,等一段時間它就會恢復正常生長了。
2、播種繁殖
在獲得種子后就要盡快播種,因為它是不耐保存的。準備好細膩一些栽培基質,并且要保持濕潤。將獲得的種子均勻的撒播在基質上,最好是將種子和沙混合起來播種。在盆上蓋一層保鮮膜,上面要扎幾個小孔,接著放置到有良好光線的地方,等待一個月的時間它就會發芽了。
3、扦插繁殖
剪取一段生長狀態好的枝條,將上面的一半的葉片摘除,只需要保留2-3個芽點就行。接著1/2的葉脈垂直修剪掉,在切口處蘸取一些生根劑。準備好較為疏松的土壤,將它插進基質里面,枝條上面的芽點應暴露在土面。最后將盆土放到濕度高的環境下,并適當的見光,等待生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