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種受歡迎的觀賞性植物,原產地為中國。在西晉時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狀》中就已出現朱槿的記載。花大色艷,四季常開,主供園林觀用。在全世界,尤其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多有種植。

一、朱槿花的花語

朱槿花的花語是體貼之美,纖細美,微妙的美,新鮮的戀情。寓意潔凈,脫俗,羞澀。它的外表給人感覺熱情豪放,但花心結構細致,就好像熱情的外表下有著纖細之心。若是女士將它插在左耳朵上方,表示希望有愛人,右耳朵上方表示已經有愛人了。

二、朱槿花的養殖方法

1、適宜的土壤

朱槿花在生長期間對土壤的適應能力較強,在一般的園土中就能旺盛的生長,但為了使朱槿花能夠旺盛的生長,建議使用松軟肥沃的沙壤土作為栽培的基質,可將腐葉土、河沙土、泥炭土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質。

2、光照條件

朱槿花適宜生長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中,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中朱槿花生長的更為旺盛,并且也會盛開出更多的花朵。日常建議將朱槿花放置到室外無遮擋的位置養護給予充足的光照,只需在夏季光照過強時做好遮陰措施即可。

3、合理澆水

朱槿花適宜生長在濕潤的環境中,耐旱性較差,在生長旺盛期間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大。發現土壤干燥后就需立即澆水,并且每次澆水需澆透,待花盆底部有水流出后,便可停止澆灌,使朱槿花的根系吸收充足的水分,從而能夠旺盛的生長。

4、定期施肥

朱槿花在生長期間會消耗大量的養分,養殖朱槿花時,需每隔10~15天施加一次稀薄的液肥來補充營養,避免產生肥害。在朱槿花開花前還需施加磷鉀肥,使朱槿花開放的更加繁茂,并能延長開花時間。

三、朱槿花的扦插繁殖

1、剪取插條

朱瑾在扦插的時候要剪取沒有病蟲害的,生長粗壯的枝條作為插條,剪取之后將插條的底部處理成斜口,并剪掉上面多余的葉片,減少水分消耗。處理好之后放在生根溶液中浸泡一會,促使更快長出根系。

2、配制基質

用來扦插的基質必須是透氣,透水性好的,建議用蛭石以及腐葉土進行混合。注意,自己配制的土壤在用之前還需消毒殺菌,保證無菌無毒才可使用。

3、扦插入土

等插條處理好,基質配好之后就可插入基質中。插的時候控制好濕度,大概入土插條的三分之二深。插后澆透水,養護在溫暖,通風好的環境下,勤噴灑水分保濕處理,這樣很快就會生根成活。

四、朱槿花的病蟲防治

1、葉斑病

朱槿葉斑病是一種真茼性病害。多發生在秋末天氣轉冷時期,尤其北方地區入窖不及時更易發生。最初的癥狀是葉片出現淡黃色及紅黃色斑點,病斑擴大后呈圓形或橢圓形,在比較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可出現黑色的粒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后期葉片干枯脫落。

該病害的防治關鍵是做好防寒工作,秋后大風降溫時采取保護措施,在此基礎上及時噴布500-800倍液的代森鋅或1500倍%銨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莖腐病

朱槿莖腐病是一種為害嚴重并日發生范圍較廣的真菌病害。該病多發生在雨季,高溫多雨條件下發病嚴重。病原菌多從植株的根莖交結處侵染,初期病狀不十分明顯,只是受害部位的皮層皺縮,稍顯暗褐色,但皮下組織卻已開始腐爛,變成褐色,病斑繞莖一周后,植株干枯死亡。從葉面上看,發病初期時,葉片萎蔫,邊緣出現黃褐色枯斑,逐漸向里擴展,后期葉片干枯脫落。

該病防治的關鍵是防止暴雨長期沖刷植株,并在雨季前后每隔10天左右用200-500倍液托布津涂干。試驗表明,這種方法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根結線蟲病

朱槿根結線蟲病也是一種分布廣、為害嚴重的病害。該病從地上部分觀察,初期葉片生長衰弱,邊緣出現紅褐色的枯斑。并向內擴展,后期葉片干枯脫落。從地下部分觀察,則發現在植株根系間出現大大小小的瘤狀物,初期光滑肉色,后期粗糙褐色,內藏針尖大小的梨形雌線蟲。

該病的防治較困難。如果株數少可換土,土壤一定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暴曬,舊土不要再用。較多植株也可施入涕滅威顆粒劑,可按5寸盆埋入0.5克左右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