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腸樹:是豆科決明屬植物。落葉喬木,高可達15米;枝細長;樹皮灰色,老時粗糙,暗褐色。葉長30-40厘米,小葉對生,薄革質,闊卵形,卵形或長圓形,邊全緣,幼嫩時兩面被微柔毛,老時無毛;葉脈纖細,兩面均明顯。總狀花序長達30厘米或更長,疏散,下垂;花與葉同時開放,直徑約4厘米;花瓣黃色,倒卵形,近等大,具明顯的脈。莢果圓柱形,長30-60厘米,黑褐色,不開裂,有槽紋;種子40-100顆,橫隔膜所分開。花期6-8月;果期10月。

一、臘腸樹的歷史

臘腸樹原產于南亞地區,現分布在印度、斯里蘭卡、中國等地。據相傳早在唐朝,我國的古文獻里就有了對臘腸樹的描繪。在《酉陽雜俎》中被稱作波斯皂莢。另外我國還有專門描寫臘腸樹的詩歌,詩歌寫到:“阿婆阿婆去散步,搖搖晃晃走不快,路邊樹下稍歇息,喘口氣來喝口水;風吹落下黃金雨,彷佛置身於仙境,忽見地上黑棍棒,阿婆撿來當柺杖,樂得阿婆笑哈哈!阿婆樂呀阿婆樂!”

二、臘腸樹的養殖方法

1、溫度

從它的原產的地區也可以看出,它喜較高的溫度,盡量能在二十至三十五度之間。它耐高溫的能力是不錯的,但只要別太悶熱就行。它也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太冷就不行了,需進行調節。

2、光照

臘腸樹是一類喜光品種,它稍微可耐半陰,但不可長期處在很陰暗的地方。因此,平時為了它的長勢更好,最好將其放在日照充足的地方,這樣之后的開花質量也更好。同樣,在冬季的時候,也不能太黑暗。

3、澆水

臘腸樹怕澇,不過,由于它的體積比較大,所以需水量也會比較多。所以,澆水還是需充足,只不過別積水即可。到了雨水非常多的季節,還要及時排澇。

4、施肥

臘腸樹需肥很少,只要土中有適量的養分即可。在花期,可稍微用些磷肥。

5、繁殖

可用種子繁殖法。果實成熟后,將其采集,將果皮弄碎,將種子取出。選取其中比較合適的,進行催芽之后再播種。至于播種的地方,則可選擇有沙質土的地方,并且土層要盡量深厚一些的。播種后需及時補充水分,還需適當遮光。

6、松土

松土對于臘腸樹的生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般來說,每年都得松土兩次,或者三次。這樣,土壤就會更加疏松,就會促進之后的長勢。另外,話需結合松土進行除草。

三、臘腸樹的病蟲害

1、病害

在苗期的時候,比較容易出現的病害有“葉斑病”、“灰霉病”等。都可用甲級托布津來防治,大概一周噴灑一次。大概連續使用三次之后,就可治愈了。

2、蟲害

主要是“蚜蟲”、“夜蛾”、“粗鱗臘螟”等。可用辛硫磷等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