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貓爪草和貓須草的區別

1-植株的不同

貓爪草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高度大約5到20厘米左右,底部有很多肉質紡錘形狀的小塊根,比較堅硬,形狀好似小貓的爪子,直徑在3到5毫米。貓須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大約1到1.5米左右,呈現四棱形。

2-葉片的不同

貓爪草葉片形狀為寬卵形至圓腎形,長度為5到40毫米,寬度為4到25毫米,葉片較小,從莖部長出的葉片沒有葉柄。貓須草形狀為菱狀卵形,長度大約為1.2到5.5厘米,寬度為0.8到3.5厘米,葉片邊緣分布比較稀疏的圓齒。

3-果實的不同

貓爪草果實形狀為球形,直徑大約6毫米,果實成熟時間為4到7月份。貓須草果實形狀為卵形,長度為2毫米,寬度為1.6毫米,花果期在5到11月份左右。

二、貓爪草的作用:

1-抗腫瘤作用:

藥材貓爪草王愛武等探討貓爪草的不同提取物對體外培養的腫瘤細胞的作用,采用系統溶劑法提取貓爪草皂苷及多糖,運用MTT和集落形成實驗法觀察不同濃度的皂苷及多糖對體外培養的肉瘤S180、艾氏腹水瘤EAC及人乳腺癌細胞株MCF-7的影響。結果發現貓爪草皂苷及多糖對三種腫瘤細胞株的生長和集落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皂苷給藥量與抑瘤率和集落形成明顯地呈正相關關系,而多糖有一最佳濃度。周立等研究發現貓爪草的乙醇提取液對腫瘤壞死因子(TNF)有較強的誘生作用,在被篩選的36種中草藥中,貓爪草(70{bf}的乙醇浸膏)誘生TNF作用最強。

2-體外抗白血病細胞:

張家華等采用死活細胞計數和3H-Tdr摻入法,并用高三尖杉酯堿作對照,表明了毛茛甙對各種白血病細胞均有一定殺傷作用。

3-抗急性炎癥作用:

楊嘉等對復方貓爪草水提物抗急性炎癥作用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腫脹均有抑制作用。

三、貓爪草的養殖方法

1-土壤:

貓爪草對在大多數的土壤都能生存,適應能力強,但更適合于疏松、適濕、肥沃的壤土中栽培。

2-光照:

貓爪草耐陽光,也耐陰,有無陽光都能正常生長。但生長期間能接受充足的陽光,可以促進貓爪草的生長。

3-澆水:

貓爪草對水分需求量不高,一周澆一次水即可。高溫增加澆水次數,雨季時注意排水,切勿積水危及根系。

4-溫度:

貓爪草耐寒冷耐高溫,在不低-40℃的溫度下都可以安全越冬。栽培期間,在溫度方面不需要刻意進行調控。

5-病蟲害防治:

1.病害:貓爪草的主要病害為白絹病和白粉病,它們會危害貓爪草的根莖和葉片。若發現病害可將帶菌土壤清理干凈,同時將病殘體植株徹底清除,并噴灑殺菌藥劑進行防治。

2.蟲害:貓爪草的主要蟲害為蚜蟲和蠐螬等,它們會吸食貓爪草的葉片和汁液,影響植株正常發育和生長。可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霧1-2次,能有效控制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