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花是苦苣苔科,袋鼠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較短的根莖,株高可達120厘米,顏色視品種不同而著生,莖粗可達4厘米左右。葉片扁平且叢生,基生葉色暗綠,總狀花序,唇形花冠,因管狀外形上附著天鵝絨似的絨毛,酷似袋鼠爪而得名。花色繁多、絨毛狀,花期長,春天到夏天都能開花。原產澳大利亞,在西澳洲分布廣泛。生于澳大利亞西南部冬季潮濕的沼澤地、沙質的平原、開闊的干燥林地和海濱的中心地帶,更多地與寬闊開敞的桉樹林相伴。
一、袋鼠花養殖方法
1-土壤
養殖袋鼠花要使用排水性強的沙質土壤,不要用過于黏重的土壤,會影響它正常生長。
2-水分
在生長期間要保證土壤濕潤。冬季它會進入到休眠狀態,要等土壤干一厘米左右再澆水。如果缺水葉叢顏色會變淡,在干燥的天氣應該適當噴水,增強空氣的濕度。
3-光照
在夏季不要讓袋鼠花接受強光直射,則葉片會變枯黃,還會引起植株死亡。冬季可以適當接受光照。
4-溫度
應該給它15-25℃的生長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時要及時調節。冬季溫度不要低于5℃,低于5-7℃時應該采取保暖措施。
二、盆栽袋鼠花的養護要點:
①培養土用細蛇木屑或細蛇木屑60份、蛭石20份、泥炭土20份配制,加有機肥作基肥。
②避免強烈陽光直射,給予50-60{bf}光照。
③定植后需摘心,以促多分枝。
④生長期間每30-40天施1次腐熟豆餅水,或骨粉及復合液肥。
⑤生長適溫15-22℃;夏季需遮蔭,梅雨季節要避雨;冬季要保暖,減少澆水。
⑥花謝后需修剪整枝。
⑦培養土需每年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