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須草,原名:腎茶,人們也會稱之為:“貓須草茶”,又名貓須公、牙努秒。貓須草腎茶,因花長的很像貓的胡須,由此也叫“貓須草”。因為有一定的藥用的價值和及其高的觀賞價值,在云南,廣東,海南,福建,臺灣均有引進種植。提示:本內容不能代替面診,如有不適請及時線下就醫

一、貓須草的功效與作用

清涼消炎、清熱祛濕、排濕利水貓須草是一種中藥,又稱為腎茶,具有清涼消炎、清熱祛濕、排濕利水的功效。在臨床上一般可用于治療急性腎炎、膀胱炎、泌尿系尿路的結石、風濕性關節炎等。這個中藥制劑含有很多成分,比如黃酮、揮發油等。這個藥物本身具有利尿去濕,經腎排毒,消炎止痛的功效,而且還有一定的抗氧自由基的作用。

貓須草所含有的營養成分還包括有酒石酸、葡萄糖、果糖以及皂甙類和無機鹽等成分。這些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補充機體流失的電解質。而且所含有的黃酮和皂甙類能夠發揮強抗氧化作用,免受人體受到氧自由基的侵害。

二、貓須草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養分管理

養貓須草給予養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隨便施肥。要選擇鉀肥和氮肥,不能將肥料撒在葉片或者花朵上,以免灼傷植物。

2-光照管理

貓須草喜歡光照充足的環境,夏天進行遮陽,在散射光的環境下生長。除夏天外,可以全天進行光照養護。但在夏天,也要適量避免強烈的陽光直射。

3-溫度管理

貓須草最適宜的溫度是18-25℃,溫度過低的話,不容易生根,不利于植物存活。溫度在25℃左右,可以短暫的正常生長。溫度過高,細菌的繁殖能力會增強,高溫情況下要注意遮擋陽光。

4-水分管理

給貓須草給予水分要根據土壤的干濕來進行,土壤過干要給予水分的補充,才會利于植物生長。土壤過濕不用澆水,空氣濕度本來就大,植物不能積水或者淋雨,產生積水后要等積水全部吸收完畢后,進行下一次的澆水,產生積水后會不利于其植株的生長,會引起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