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蘭 (一般指亞洲文殊蘭),別稱十八學士、翠堤花等,為石蒜科文殊蘭屬植物。文殊蘭的名稱可能使人誤會此品種為一種蘭科植物,但實際上此品種為石蒜科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花期6-8月,傍晚時發出芳香。花被裂片白色,線形,雄蕊淡紅色,花藥線形,頂端漸尖,子房紡錘形。果近球形,通常有1顆種子。葉、根藥用,有行血散瘀,消腫止痛之效;可治療跌打損傷,瘋熱頭痛,熱毒瘡腫等癥。多分布于中國華南地區,常生于海濱地區或河邊沙地。
一、文殊蘭的花語:
與君同行,夫婦之愛,多年生草本植物 ,披針形帶狀,且植株粗壯 ,為白色,具有芳香。
二、文殊蘭的寓意
位于中國臺灣的原住名族雅美族,將文殊蘭的假莖撕下綁在繩子上,垂入水中,以吸引魚兒入網。雅美族利用文殊蘭的葉片,包住陶鍋以減低降溫速度,使燒出來的石灰能搭配檳榔一起嚼食。也有其他原地居民將文殊蘭作為地界指標植物。
文殊蘭為南傳佛教五樹六花之一,在西雙版納地區尤為多,原因為傣族的原住地居民比較信封佛教,幾乎每個院落中皆有佛教的寺廟。因此,文殊蘭便被定義為佛教的“五樹六花“,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佛教談佛的鮮花。
三、文殊蘭和蜘蛛蘭的區別
1、外形不同
文殊蘭和蜘蛛蘭看起來相似,但它們有很多的本質區別,一般文殊蘭和蜘蛛蘭的區別在于葉片的不同,文殊蘭為多年生的粗壯植物,鱗莖為長柱形,每個花枝上有20~30玫葉片,而蝴蝶蘭花枝上的葉片有10~12玫,看起來比較稀少。
2、葉片不同
文殊蘭的葉片比較多,主要為披針形居多,長達100公分左右,頂端漸尖,頂端有尖端部分,邊緣為波狀,暗綠色,而蝴蝶蘭的葉片為劍形,長有45~75公分左右,頂端急尖,主要為深綠色,這也是它們它的最大區別之一。
3、花朵不同
文殊蘭的花朵幾乎和葉片一樣長,花莖直立,傘形花序有10~24朵花,苞片為披針形,長6~10公分左右,而蝴蝶蘭的花莖扁平,苞片長有5~8公分左右,花莖頂端有3~8朵花,長達20公分左右,看起來要小一些。
4、花期不同
此外文殊蘭和蝴蝶蘭的花期也是不同的,文殊蘭的花期是在每年的夏季,果實里面的種子只有1玫,主要為球形,而蝴蝶蘭的花朵主要是在夏末秋初季節開花,果實為卵圓狀,果實里面有多枚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