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別名禪真、豆寄生、豆閻王、黃絲、黃絲藤、金絲藤等。一年生寄生草本。莖纏繞,黃色,纖細,無葉。花序側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傘形或小團傘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小,鱗片狀;花梗稍粗壯;花萼杯狀,中部以下連合,裂片三角狀;花冠白色,壺形;雄蕊著生花冠裂片彎缺微下處;鱗片長圓形;子房近球形,花柱2。蒴果球形,幾乎全為宿存的花冠所包圍。種子2-49,淡褐色,卵形,長約1毫米,表面粗糙。

一、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

菟絲子性味辛、甘、平,入肝、腎、脾經,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可以治療腎虛、陽痿、遺精、尿有余瀝、遺尿、尿頻,腰膝酸軟以及白帶過多。菟絲子還具有安胎的功效,可以療胎動不安,常與熟地、杜仲、枸杞子、桑螵蛸等藥物同用。另外,菟絲子還具有養肝明目作用,治療肝腎陰虛,精血不足,耳鳴目眩,視力減退者,常與枸杞子、女貞子、熟地等藥物同用。菟絲子還具有溫脾止瀉的作用,治療脾虛,脾腎虛瀉,食少便溏,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藥物同用。菟絲子可以增強性功能。

二、菟絲子能長期泡水喝嗎?

平時應用中菟絲子不會直接泡水喝,更不會長期泡水喝,因為菟絲子的成分不適合泡水喝,而且菟絲子的應用方式和作用特點也不適合單獨泡水喝。菟絲子是旋花科菟絲子的種子,個子很小,用水泡開后會突吐出胚芽,所以別名叫吐絲子。該藥作用特點是補益肝腎、益精填髓、安胎,可用于腎陽虛衰、精血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筋骨痿軟,男性陽痿不育和女性宮寒等。

菟絲子在古代經常會做成煎膏或者丸劑,一個很有名的丸藥叫五子衍宗丸,主藥就是菟絲子,其它還用到五味子、覆盆子、枸杞子、車前子;另外還有個有名的養生藥方是菟絲子丸,其中所含膽甾醇、β-谷甾醇等不溶于水,都不適宜用水直接泡服。所以菟絲子是個好東西,但也要利用好,而不是直接用水泡服。

三、菟絲子怎么種植?

在種植菟絲子之前要先選好地,選擇好較為疏松的沙壤土,再施一定的底肥。將種子和多菌靈加水濕拌,大概5個小時候取出晾干。然后將種子播種后土壤中,并把地溫控制在8-10℃以上,等到5-7天左右就長出小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