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掌楸是木蘭科鵝掌楸屬植物。喬木,高達40米,胸徑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葉馬褂狀,長4-12(18)厘米,近基部每邊具1側裂片,先端具2淺裂,下面蒼白色,葉柄長4-8(-16)厘米。花杯狀,花被片9,外輪3片綠色,萼片狀,向外彎垂,內兩輪6片、直立,花瓣狀、倒卵形,長3-4厘米,綠色,具黃色縱條紋。聚合果長7-9厘米,具翅的小堅果長約6毫米,頂端鈍或鈍尖,具種子1-2顆。花期5月,果期9-10月。
鵝掌楸的花語:承諾、信用
鵝掌楸,別名馬褂木、雙飄樹,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落葉大喬木,葉大,形似馬褂,故有馬褂木之稱。它生長快,耐旱,對病蟲害抗性極強。花大而美麗,秋季葉色金黃,似一個個黃馬褂,是珍貴的行道樹和庭園觀賞樹種,栽種后能很快成蔭,它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主要生長在長江流域以南。樹皮入藥,祛風濕。主治風濕痹痛,風寒咳嗽等疾病。
鵝掌楸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
鵝掌楸樹形羰正雄偉,葉形奇特石雅,花大而美麗,為世界珍貴樹種之一,17世紀從北美引中到英國,其黃色花朵形似杯狀的郁金香,故歐洲人稱之為“郁金香樹”,是城市中極佳的行道樹、庭蔭樹種,無論叢植、列植或片植于草坪、公園入口處,均有獨特的景觀效果,對有害氣體的抵抗性較強,也是工礦區綠化的優良樹種之一。
經濟價值
材淡紅褐色,輕軟適中,紋理清晰,結構細致,輕而強韌,硬度適中,是膠合板的理想原料,也是制家具、縫紉機板、收音機殼與室內裝修的良材,但抗腐力弱。木材淡紅褐色、紋理直,結構細、質輕軟、易加工,少變形,干燥后少開裂,無蟲柱。供建筑、造船、家具、細木工的優良用材,亦可制膠合板;樹干挺直,樹冠傘形,葉形奇特,古雅,為世界最珍貴的樹種。
科研價值
鵝掌楸為古老的遺植物,在日本、格陵蘭、意大利和法國的白堊紀地層中均發現化石,到新生代第三紀本屬尚有10余種,廣布于北半球溫帶地區,到第四紀冰期才大部分絕滅,現僅殘存鵝掌揪和北美鵝掌楸兩種,成為東亞與北美洲際間斷分布的典型實例,對古植物學系統學有重要科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