纈草是敗醬科,纈草屬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高可達150厘米;須根簇生;莖中空,莖生葉片卵形至寬卵形,羽狀深裂,裂片披針形或條形,頂端漸窄,基部下延,花序頂生,成傘房狀;小苞片中央紙質(zhì),兩側膜質(zhì),花冠淡紫紅色或白色,裂片橢圓形,瘦果長卵形,5-7月開花,6-10月結果。分布于中國東北至西南的廣大地區(qū)。歐洲和亞洲西部也廣為分布。生山坡草地、林下、溝邊,海拔2500米以下,在西藏可分布至4000米。
一、纈草的養(yǎng)殖方法
1、土壤:養(yǎng)殖纈草的土壤應選用中性的砂質(zhì)壤土,這種土壤肥沃、深厚可以滿足生長的需求,可以更好的生長。
2、澆水:如果是在雨水比較充足的時間段,可以選擇不澆水,但是晴天并且圖特別干燥的時候,可以在上面蓋上一層草來保持一定的濕度。等到出苗后,首先要吧蓋的草撤下來,如果出苗最初是其遇到干旱的情況,每周澆一次就可以了。
3、養(yǎng)分:纈草養(yǎng)殖期間對肥的需求并不高,一年施肥兩次就好。選用復合肥均勻的撒在土壤中,不要直接撒到纈草的根部,避免灼傷根部。
4、除草:除草一定要及時,看見草就可以把草拔掉,幼苗長到六七厘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松土了,這時候松土不會傷害到幼苗,不會因為苗太小而把幼苗也拔離地面。等地上部分相互郁閉的時候,就不用再松土了,等根部漏出來的時候,要及時的培土。
二、養(yǎng)殖技巧
1、修剪:養(yǎng)護期間要定期的松土、除草、修剪,可以更好的讓纈草生長。如果有枯黃、蔫敗的枝葉,應適當?shù)慕o其修剪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吸收養(yǎng)分,健壯的生長。
2、繁殖:以種子繁殖的方式為主,在種子成熟后,將其撒在土壤中。噴灑水進行保濕,然后在半個月左右就萌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