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梅,屬山茶科,性喜陰濕因其花型兼具茶花和梅花的特點,故稱茶梅。體態(tài)玲瓏,葉形雅致,花色艷麗,花期長,是賞花、觀葉俱佳的著名花卉。茶梅品種較多,大多為白花,少數(shù)為紅花。茶梅淡雅兼具,樹形優(yōu)美,枝條大多橫向擴展,著花量多,因此很適合盆栽欣賞,是冬季觀花較為理想的花卉之一。
該種葉似茶,花如梅而得名。茶梅,體態(tài)秀麗、葉形雅致、花色艷麗、花期長(自11月初開至翌年3 月),樹型嬌小、枝條開放、分枝低、易修剪造型,適宜盆栽、庭院、陽臺、賓館等理想的盆栽名花。
茶梅的花語
紅色茶梅的花語-清雅、謙讓:茶梅是山茶科、山茶屬常綠灌木,是中國的傳統(tǒng)名花,因其花型兼具茶花和梅花的特點,故稱茶梅。它體態(tài)玲瓏,葉形雅致,花色艷麗,是賞花、觀葉俱佳的著名花卉。其品種較多,大多為白花,少數(shù)為紅花。
白色茶梅的花語-理想的愛:茶梅是中國的傳統(tǒng)名花,因為它的形態(tài)和花型集合了茶花漂亮和梅花優(yōu)美的優(yōu)點,所以是賞花、觀葉俱佳的著名花卉。因其花型兼具茶花和梅花的特點,故稱茶梅。茶梅也可盆栽,擺放于書房、會場、廳堂、門邊、窗臺等處,倍添雅趣和異彩。
因為它的形態(tài)和花型集合了茶花漂亮和梅花優(yōu)美的優(yōu)點。茶花的品種雖多,但是花色來說以兩種為主,一種就是現(xiàn)在說的白色,白色的茶梅,不僅花色瑰麗,淡雅兼?zhèn)洹?
且枝條大多橫向展開,姿態(tài)豐滿,樹形優(yōu)美。茹果球形。是十分流行的室內盆栽種植植物,常用來盆栽種在客廳或花園里面。顯得十分的高雅典貴。
那種白色,是純潔的顏色,正像人們對愛的追求一樣是那么純潔的愛,可以說是最理想的愛情了,所以,它的花語為理想的愛。
茶梅的植物文化:茶梅自古是中國的傳統(tǒng)名花,栽培歷史悠久,自宋代始,茶梅已普遍栽培。南宋陳景沂《全芳備祖》記載:“淺為玉茗深都勝,大日山茶小海紅,名譽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所述的“海紅”即指茶梅。
同時還出現(xiàn)了描寫茶梅的詩詞,宋代劉仕亨《詠茶梅花》寫了茶梅優(yōu)雅的形象和超逸的氣韻:”小院猶寒未暖時,海紅花發(fā)暮遲遲,半深半淺東風里,好是徐熙帶雪枝。”
明代畫家陳道復《茶梅》寫了茶梅的小巧玲瓏:“花開春雪中,態(tài)較山茶小。老圃謂茶梅,命名亦端好。”明代高濂《梅花令·茶梅》不僅寫了茶梅花的淡粉、微紅色,而且寫了花形與梅花相似:“花卻是,與梅渾”。明代張謙德《瓶花譜》將茶梅列為“六品四命”。
茶梅的園藝價值:茶梅作為一種優(yōu)良的花灌木,在園林綠化中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茶梅的樹形優(yōu)美,花葉茂盛,可以孤植于庭院和草坪中,對于一些比較低矮的品種,可以和其他的灌木一起搭配,栽種在花壇或作配景材料。
茶梅姿態(tài)豐盈,著花量多,適宜修剪,亦可作基礎種植及常綠籬垣材料,開花時可為花籬,落花后又可為綠籬。還可利用自然丘陵地,在有一定庇蔭的疏林中建立茶梅專類園。既可充分顯示其特色,又能較好地保存種質資源。茶梅也可盆栽,擺放于書房、會場、廳堂、門邊、窗臺等處,倍添雅趣和異彩。
茶梅和山茶的區(qū)別
茶梅和茶花的花朵不同:從花朵的形狀上來看,茶花的花是喇叭狀的,而茶梅的花是碟狀,需要仔細觀察。從花朵的花瓣來看,茶花的花瓣基部是連生的,密密麻麻,但是茶梅的花瓣基部是離生的,有一定的空隙。
從花朵的花蕊來看,茶花的雄蕊呈現(xiàn)出筒狀,花絲的顏色是白色或者淡黃色,雄蕊的子房沒有絨毛,而茶梅的雌蕊比較短,簇擁在一起,離生花絲,黃色,雄蕊的子房生有絨毛。從花朵的香氣上來看,茶花的花并沒有香味,而茶梅的花朵卻有淡淡的花香。
從花謝的程度上來看,茶花和茶梅在掉落的時候是不一樣的,茶花的花朵凋謝時,整朵花都會落下,而茶花花謝的時候花瓣是一片一片散落的。從開花的時間來看,茶花開花在1月至3月,而茶梅開花在11月到第二年的1月,所以茶花開花的時間要比茶梅晚一些。
茶梅和茶花的株型不同:茶花從株型上來看,是常綠灌木或者小喬木,可以高達15米,茶梅雖然也是曾小喬木,但是高度上一般只達到了12米,相對于茶花來說要矮一些。
茶梅和茶花的枝葉不同:茶花和茶梅長出來的嫩枝也是不同的,茶花的嫩枝上面沒有毛,而茶梅的新生嫩枝上是長有絨毛的。茶花和茶梅的葉片大小也是不一樣的,茶花的葉子比較大,而茶梅和茶花相比,葉片是比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