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將送禮看作是向對方表示心意的物質體現。禮不在厚,贈送得當便會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送日本人禮品要選擇適當,中國的文房四寶、名人字畫、工藝品等最受歡迎,但字畫的尺寸不宜過大。所送禮品的包裝不能草率,哪怕是一盒茶葉也應精心打理,但日本人忌諱打上蝴蝶結。

中國人講究送煙送酒,而日本人卻送酒不送煙。中國人送禮成雙,日本人則避偶就奇,通常用1、3、5、7等奇數,但又忌諱其中的“9”,因為在日語中“9”的讀音與“苦”相同。按日本習俗,向個人贈禮須在私下進行,不宜當眾送出。

與美國人交往,有兩種場合可通過贈禮來自然地表達祝賀和友情,一是每年的圣誕節期間,二是當你抵達和離開美國的時候。如是工作關系可送些辦公用品,也可選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藝品。

在美國,請客人吃頓飯,喝杯酒,或到別墅去共度周末,被視為較普遍的“贈禮”形式,你只要對此表示感謝即可,不必再作其他報答。去美國人家中做客一般不必備厚禮,帶些小禮品如鮮花、美酒和工藝品即可,如果空手赴宴,則表示你將回請。

歐洲國家送禮在歐洲不大盛行,即使是重大節日和喜慶場合,這種饋贈也僅限于家人或親密朋友之間。來訪者不必為送禮而勞神,主人絕不會因為對方未送禮或禮太輕而產生不快。德國人不注重禮品價格,只要送其喜歡的禮品就行,包裝則要盡善盡美,忌諱用白色、棕色或黑色的紙包裝禮品;

法國人將香檳酒、白蘭地、糖果、香水等視為好禮品,體現文化修養的書籍、畫冊等也深受歡迎;英國人喜歡鮮花、名酒、小工藝品和巧克力,但對飾有客人所屬公司標記的禮品不大欣賞。

阿拉伯國家中國的工藝品在這一地區很受歡迎,造型生動的木雕或石雕動物,古香古色的瓷瓶、織錦或香木扇,繪有山水花鳥的中國畫和唐三彩,都是饋贈的佳品。

向阿拉伯人送禮要尊重其民族和宗教習俗,不要送古代仕女圖,因為阿拉伯人不愿讓女子的形象在廳堂高懸;不要送酒,因為多數阿拉伯國家明令禁酒;向女士贈禮,一定要通過她們的丈夫或父親,贈飾品予女士更是大忌。

給外國朋友送禮這些坑不要踩!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與他人相處都會有需要送禮物的情況,而外國人也是喜歡通過送禮來維系關系的。由于各國習俗文化不同,在贈送禮物這件事情上也是有所差異的,送禮是個技術活,送的好事半功倍,送的不好辛苦白費。如果是要年年送的,那絕對挑戰眼光和智力。如果你要給外國朋友或客戶送禮,這些坑不要踩:

1.首先,送禮的方式一般以面交為好。西方人在送禮時十分看重禮品的包裝,多數國家的人們習慣用彩色包裝紙和絲帶包扎,西歐國家喜歡用淡色包裝紙。向外國友人贈送禮品時,既要說明其寓意、特點與用途,又要說明它是為對方精心選擇的。

不要畫蛇添足地說什么"小意思,實在拿不出手"等等,這種過謙的說法,會大大減低禮品的分量。與中國人的習俗不同,在西方國家接受禮物后應即刻表示感謝,并當面拆看,不論其價值大小,都應對禮物表示贊賞。

2.其次,贈禮要懂得把握好時機。在有些國家,在對方送禮時才能還禮;在有的國家,要選擇人不多的場合送禮;在英國,合適的送禮時機是請別人用完晚餐或在劇院看完演出之后。

在法國,不能向初次結識的朋友送禮,應等下次相逢的適當時機再送。而在阿拉伯國家,必須有其他人在場,送禮才不會有賄賂的嫌疑。

3.最后,可以根據你們的關系選擇禮物,如是工作關系可送些辦公用品,也可選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藝品。無論哪國人,對于專門為自己定制的禮物,也會覺得送禮的人是很用心的。

所以可以為一些重要的客戶進行定制禮物,和中國傳統想結合起來更好。比如定制客戶的肖像或者全家福,這種定制就比較高端,或者刻有客戶名字的鋼筆等工作用具,一定會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花心思準備了禮物之后,怎樣讓外國友人記得是你送的禮物?一個好辦法是將禮品和親手寫的賀卡拍照,先發給客戶,提醒他注意簽收,加深客人的印象。另外要注意,禮品的包裝要精美一點,國外客人還是很在意包裝的。

總結幾點:給外國朋友或客戶送禮,無需貴重,但投其所好,實際但不直接,注重細節,包裝,具體紀念意義必定會讓對方印象深刻,還得記住對方的一些禁忌,大坑不要亂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