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葉球蘭屬蘿摩科,乳草亞科,喜陰濕,狀如心形。它有一個更通俗的名字“情人球蘭”。春季秋季有陽光應照射吸收紫外線,種植的土壤肥不必太重,但是要保持土質松軟,為保濕可以在花盆之上鋪些青苔,夏季陽光照射時間不宜過長。

碰到有爛掉的葉片應該及時剪掉,如果爛根嚴重,需更換種植的土壤,并將花盆更換或消毒后再種入,所換新土質要保持偏干燥不宜太濕,等長出新芽時才可繼續澆水,更換期間最好不澆水,使用噴霧器噴灑葉片表面即可,最好放置在有陽光且通風的地方,陽光最佳位置在早上或下午半日陽光直射為宜。

心葉球蘭的生態習性:心葉球蘭性喜溫暖及潮濕,生育適溫18~28℃;10月中旬后,溫度應為10~14℃,置于干燥、光照充足處越冬,越冬最低溫度為7℃。若低于5℃,則易受寒害,引起落葉,甚至整株死亡。

心葉球蘭的栽培技術

種植管理:通常我們會把球蘭屬植物當做多肉類,確實這屬植物中有不少品種是肉乎乎的,但大多數并不是真正的多肉類。球蘭屬植物也常被當做藤本類,當然其中又有很多種的攀爬趨向很小甚至完全沒有。

愛好者收集球蘭屬植物的出發點和栽培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人喜歡纏繞的藤蔓,有人喜歡木質化的叢生小灌木,有人喜歡盆栽,有人喜歡讓其附生,也有人開始時種在盆里,結果長到后來纏上了什么,變成了攀附生長,最后連自己原來的根都不要了。

有的品種同時靠纏繞和附生根攀住支持物,但有的種完全直立生長成小灌木叢。有的種開始時長得象小灌木,長到幾英尺高后,又開始伸出攀爬的藤蔓。有的種是木質化的,有的是柔軟多肉的,有的有著木質化莖和多肉的葉片,有的卻長著細長的莖和紙一樣薄的葉子。

栽培管理:球蘭適宜室內栽培。盆栽土壤可用園土、腐葉土、砂按2:2:1的比例混合,排水需良好。光線的多寡會影響球蘭開花的璀璨程度,如果想要有繽紛又長久的花期,最好是把球蘭放在室內最明亮處,但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以免灼傷葉子。

盆株應置于向陽處,避開直射陽光,室內可擺放離南窗不遠處,可保持葉色翠綠光亮,開花良好。夏季需要移至遮蔭處,防止強光直射,否則葉色易變黃。若長期將其放在光線不足處,則葉色變淡,花少而不艷。可用鐵絲作圈,將枝條纏繞其上,任其攀援生長,更利于采光。現蕾后不可移動盆株位置,花球總是面向光照最好處。

心葉球蘭的繁殖方式:繁殖采用扦插或壓條法,生根容易。一般來說是在晚春進行扦插繁殖;切取一段約10公分的莖端,并在切口沾上發根劑然后插入土中進行扦插,也可用芽插。扦插時土溫宜保持在20-25℃。培養約8~10周,就會長出根,隔兩周后,讓根部發育良好后即可移植。高枝壓條可在春季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