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莖甘藍,按球莖皮色分綠、綠白、紫色三個類型。按生長期長短可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個類型。早熟品種植株矮小,葉片少而小,定植后50-60天收獲,代表品種有北京早白、天津小纓子等。中、晚熟品種植株生長勢強,葉片多而大,定植到收獲需80-100天。代表品種有笨苤藍、大同松根、云南長擘藍等。
根系淺,莖短縮,葉叢著生短縮莖上。葉片橢圓、倒卵圓或近三角形,綠、深綠或紫色,葉面有蠟粉。葉柄細長,生長一定葉叢后,短縮莖膨大,形成肉質莖,圓或扁圓形。
肉質、皮色綠或綠白色,少數品種紫色。球莖甘藍一定大小的幼苗在0-10℃通過春化,后在長日照和適溫下抽穗、開花、結果。花器官結構及開花授粉習性與結球甘藍同。
形態特征:球莖甘藍的葉略厚,寬卵形至長圓形,長13.5-20厘米,基部在兩側各有1裂片,或僅在一側有1裂片,邊緣有不規則裂齒;葉柄長6.5-20厘米,常有少數小裂片;莖生葉長圓形至線狀長圓形,邊緣具淺波狀齒。
球莖甘藍的總狀花序頂生;花直徑1.5-2.5厘米。花及長角果和甘藍的相似,但喙常很短,且基部膨大;種子直徑1-2毫米,有棱角。花期4月,果期6月。球莖甘藍是二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體無毛,帶粉霜;莖短,在離地面2-4厘米處膨大成1個實心長圓球體或扁球體,綠色,其上生葉。
生長習性:球莖甘藍喜溫和濕潤、充足的光照。較耐寒,也有適應高溫的能力。生長適溫15-20℃。肉質莖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溫肉質易纖維化。對土壤的選擇不很嚴格,但宜于腐殖質豐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種植。
中國北方一般春、秋兩季栽培。南方秋、冬季和冬、春季栽培。內蒙古、新疆、黑龍江等高寒地區,多為一年一茬。北方春季栽培用冷床或溫床育苗,播種期1月上旬到2月上、中旬;秋季栽培在7月至8月育苗。
5-7片葉時定植。球莖甘藍葉叢較小,可合理密植。早熟品種株行距25-30cm,中、晚熟品種40-50cm。定植后澆水,中耕,適當蹲苗。肉質莖開始膨大時追肥和均勻澆水。澆水不勻,易使肉質莖開裂或畸形。
接近成熟時,停止澆水。肉質莖充分膨大后收獲,一般以秋播成株或半成株采種。在中國南方,種株可露地越冬,北方可行窖藏或埋藏,翌春定植于采種田。與甘藍類作物采種地隔離1000m以上。主要病蟲害有軟腐病、黑腐病、菜粉蝶、蚜蟲等。
球莖甘藍的養殖方法
溫度:結球甘藍喜溫和氣候,但也能抗嚴霜和高溫,結球期適溫為15~20℃,能適應的溫度范圍為7~25℃;幼苗期能耐-15℃的低溫和抗35℃以上的高溫;
發芽最低2~3℃,要15天左右才能出苗,發芽適溫18~20℃,則2~3天即能出苗。25℃以上同化作用減弱,呼吸作用增強,植株自身消耗加大,反應出基部葉片黃化,短縮莖增長,結球疏松,品質和產量下降。
濕度:結球甘藍植株體內含水量為92~93%.結球期喜土壤水分多,空氣濕潤,但在幼苗期和蓮座期能忍耐一定的干旱和潮濕的氣候環境,一般來說,結球甘藍在空氣相對濕度70~80%,土壤相對濕度60~70%時生長較為適宜;
土壤水分含量是結球甘藍產量高低的又一制約因素,如土壤水分不足,相對濕度低于50%會嚴重影響結球和降低產量,如土壤濕度高于90%,會造成植株根部缺氧導致病害和植株死亡。空氣相對濕度的高低對結球甘藍生長發育影響不大。
光照:結球甘藍屬長日照作物的,未完成春化之前,長日照利于生長。它對光強度適應力較寬,光飽和點較低,為30~50KLx。西南及南亞熱帶地區的光照四季均能滿足生長的需要。
土壤養分:結球甘藍屬喜肥和耐肥作物,肥吸收量比一般蔬菜多,幼苗和蓮座期需氮肥較多,結球期需磷鉀肥較多,其比例為N3:P1:K4。如氮肥多,按比例增加磷鉀肥料,其結球緊實,凈菜量提高。
葉球形成:葉球的形成是結球葉菜類對不良環境的一種適應現象,就此類植物本身而言,它不一定需要結球來完成它一生的生長。球葉有保護頂芽,儲蓄養分以利于下一階段的生長的作用。
經過人類按照得自己的長期選擇,并把它放在春、秋季節生長,其結球最堅實的品質最好。因此,在冷涼的15~20℃的溫度、較短而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肥條件,成為結球甘藍的最佳結球條件。反之長期在高于25℃以上,日照長期在14小時以上及水肥不足的條件下,則結球不緊實或不結球。
結球甘藍葉球的形成,是由頂芽的若干葉片抱合折疊而成,球葉的葉數,品種間存在很大差異,以長1cm以上的葉片計算在內,早熟品種球葉有30~50片,中熟品種球葉有50~70片,晚熟品種球葉有70~90片。
而葉球的重量主要在球葉的1~4環,如晚熟品種球葉的1~30片葉,中熟品種球葉的1~20片葉,早熟品種球嚇的1~10片葉,它們的重量要占整個葉球重的60%。
結球開始后,球葉數量的球葉重量不斷增加,其中球葉重量比球葉數量增加快,外葉逐漸衰老脫落,數量和重量減少。球葉葉數的多少,品種間存在差距,而栽培季節的不同,影響發育的快慢和花芽分化的遲早,也影響球葉的數量。
引起葉菜類結球的原因,除氣候因素外,還有可能與植株葉組織內分泌激素,葉內碳水化合物含量達到一定比例,而使其葉內卷而不展開形成葉球等原因。激素的作用會使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加強。
因此進入結球準備階段即蓮座期時,應及時補充施用N、P、K肥料而使其結球緊實以提高商品產量。引起結球松散的原因除氣候不利、分泌激素不適當、碳水化合物增加不合理外,主要還有品種不純,栽培季節不當,肥水供應不足,病蟲害為害等因素影響。
未熟抽薹問題:結球甘藍在未結球或結球不完善時,抽薹開花,這種現象在蔬菜生產上稱為未熟抽薹或先期抽薹。結球甘藍的未熟抽薹現象,要西南及南亞熱帶地區時有發生,往往造成重大損失或嚴重影響商品質量。
引起未熟抽薹的原因,主要是結球甘藍在未結球前,幼苗莖達到了通過春化的直徑(粗度),通過一段時間的低溫和長日照開始分化了花芽,而不分化球葉,再遇春季氣溫回升,未結球或
結球不緊時抽出花薹: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流域9月下旬至10月播種,11月下旬至12月定植的結球甘藍,易在翌年2月未熟抽薹。西南及南亞熱帶地區避免的辦法是避開這段時間播種,采取品種早中晚熟配套,冬播春種,春播夏種,早秋播冬種,可獲優質豐產。
栽培季節:結球甘藍是一種較耐寒而又能適應較高溫度的蔬菜作物,在西南及南亞熱帶地區幾乎可四季露地栽培,周年供應。
栽培制度:結球甘藍輪作和間套作范圍較寬,各茬都能良好生長。前作可以是瓜類、豆類、茄果類蔬菜,但不能以白菜類等十字花科蔬菜及綠葉菜類為前作。可與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套作,或者與番茄、黃瓜、茄子、豆類等高架作物隔畦間作,有利于結球甘藍的營養生長和提早成熟及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