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座,出生時間是11月23日~12月21日,黃道十二宮之第九宮,位于天蝎座之東,摩羯座之西。射手座是象征著冬季來臨的星座,符號是指向右上方的箭。射手座的你為人坦率,冷靜謙和,待人真實。

射手座勇敢又積極向上,富于冒險的精神,也追求自由的生活。往往在外在形象與氣場上可以很有魅力,再加上性格討喜,很少有人能夠抵抗他們的吸引力。

射手座的人們,經常走在時尚的前沿,也會經常做一些并不隨波逐流的事情。射手座的人格當中最大的問題是脆弱,看似勇敢的強大背后,往往卻對一件小事的判斷,缺乏主動的能力,不能很及時的把握好機會。櫻花的魅力和射手身上魅力同樣讓人挪不開眼,擁有致命的吸引力。

櫻花(學名:Cerasussp.):是薔薇科櫻屬幾種植物的統稱,在《中國植物志》新修訂的名稱中專指“東京櫻花”,亦稱“日本櫻花”。櫻花品種相當繁多,數目超過三百種以上,全世界共有野生櫻花約150種,中國有50多種。全世界約40種櫻花類植物野生種祖先中,原產于中國的有33種。其他的則是通過園藝雜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種。

櫻花簡直就是夢幻的精靈。落葉喬木。高約1.05~25米。樹皮暗栗褐色.早櫻樹皮白色,光滑而有光澤,具橫紋。小枝無毛。葉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邊緣具芒半成熟齒,兩面無毛。葉表面深綠色,富有光澤,背面稍淡。

托葉披針狀線形,邊緣細裂呈鋸齒狀,裂端有腺。花每支有三五朵,傘房狀或總狀花序,萼片水平開展,花瓣先端有缺刻花白色或淡粉紅色。徑2.5~4cm,花期早櫻花期1月~年末12月晚櫻花期3月~年末10月一般櫻花花期3月~5月。棱果球形,黑色,7月果熟。

櫻花原產北半球溫帶環喜馬拉雅山地區,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長,主要在日本國生長。花每枝3到5朵,成傘狀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為白色、粉紅色。

花常于3月與葉同放或葉后開花,隨季節變化,櫻花花色幽香艷麗,常用于園林觀賞。櫻花可分單瓣和復瓣兩類,單瓣類能開花結果,復瓣類多半不結果。

櫻花的生長習性

櫻花為溫帶、亞熱帶樹種,性喜陽光和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有一定抗寒能力。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生長,但不耐鹽堿土。根系較淺,忌積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對煙及風抗力弱,因此不宜種植有臺風的沿海地帶。

櫻花的起源

櫻花,起源于中國。據日本權威著作《櫻大鑒》記載,櫻花原產于喜馬拉雅山脈。被人工栽培后,這一物種逐步傳入中國長江流域、中國西南地區以及臺灣島。秦漢時期,宮廷皇族就已種植櫻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

漢唐時期,已普遍栽種在私家花園中,至盛唐時期,從宮苑廊廡到民舍田間,隨處可見絢爛綻放的櫻花,烘托出一個盛世華夏的偉岸身影。當時萬國來朝,日本深慕中華文化之璀璨以及櫻花的種植和鑒賞,櫻花隨著建筑、服飾、茶道、劍道等一并被日本朝拜者帶回了東瀛。

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已在中國宮苑內栽培。唐朝時櫻花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院。白居易詩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櫻滿院栽,上佐近來多五考,少應四度見花開。”以及“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詩中清楚的說明詩人從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櫻花植于庭院觀賞。

宋代成都郡丞何耕對垂枝早櫻的主要特征描述得非常真實,為后人留下寶貴的證據。他的《苦櫻賦》中:“余承乏成都郡丞,官居舫齋之東,有櫻樹焉:本大實小,其熟猥多鮮紅可愛。其苦不可食,雖鳥雀亦棄之”。

這里他描述本實大小,而果苦不可食者決不是櫻桃而必定是觀賞櫻花無疑。南宋時期,王僧達有詩曰:“初櫻動時艷,擅藻灼輝芳,緗葉未開蕾,紅花已發光。”由詩可知,此櫻是一株先花后葉的紅色早花品種,幼葉淺黃色而花艷麗。

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說:“本小實大,甘甜,味美可食”乃櫻桃也。又根據他所說“達條扶疏而下”之句,則可斷定這分明是一株垂枝早櫻。

清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記載:“冬海棠,生云南山中...冬初開紅花,瓣長而圓,中有一缺,繁蕊中突出綠心一縷,與海棠、櫻桃諸花皆不相類。春結紅實長圓,大小如指,恒酸不可食。”這冬海棠即冬櫻花,現在云南南部石屏、建水、元江等地還有很多,當地人至今仍稱之為“冬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