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為大戟科、蓖麻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熱帶或南方地區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單葉互生,葉片盾狀圓形。掌狀分裂至葉片的一半以下,圓錐花序與葉對生及頂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
花瓣性同株,無花瓣;雄蕊多數,花絲多分枝;花柱,深紅色。蓖麻花期5-8月,果期7-10月。蒴果球形,有軟刺,成熟時開裂。蓖麻子中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堿,特別是前者,可引起中毒。蓖麻的花語:危險的快樂。
形態特征:蓖麻為一年生粗壯草本或草質灌木,高達5米;小枝、葉和花序通常被白霜,莖多液汁。葉輪廓近圓形,長和寬達40厘米或更大,掌狀7-11裂,裂缺幾達中部,裂片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頂端急尖或漸尖,邊緣具鋸齒。網脈明顯;
葉柄粗壯,中空,長可達40厘米,頂端具2枚盤狀腺體,基部具盤狀腺體;托葉長三角形,長2-3厘米,早落。蓖麻為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長15-30厘米或更長;苞片闊三角形,膜質,早落;
雄花:花萼裂片卵狀三角形,長7-10毫米;雄蕊束眾多;雌花:萼片卵狀披針形,長5-8毫米,凋落;子房卵狀,直徑約5毫米,密生軟刺或無刺,花柱紅色,長約4毫米,頂部2裂,密生乳頭狀突起。
蒴果卵球形或近球形,長1.5-2.5厘米,果皮具軟刺或平滑;種子橢圓形,微扁平,長8-18毫米,平滑,斑紋淡褐色或灰白色;種阜大。花期幾全年或6-9月(栽培)。蓖麻花期5-8月,果期7-10月。蒴果球形,有軟刺,成熟時開裂。
生長習性:蓖麻喜高溫,不耐霜,酸堿適應性強,在中國廣為栽培。平原地區均可種植。海拔20-500米(云南海拔2300米)村旁疏林或河流兩岸沖積地常有逸為野生,呈多年生灌木。蓖麻是深根作物。
當氣溫穩定在10℃時即可播種。也可育苗移栽。中國自海南至黑龍江北緯49°以南地區都有分布。以華北、東北生產最多,西北和華東次之,其他各地多為零星種植。熱帶地區有半野生狀態的多年生蓖麻。
蓖麻的作用用途
工業:蓖麻種子可榨油,油粘度高,凝固點低,既耐嚴寒又耐高溫,在-8~-10℃不冰凍,在500~600℃不凝固和變性,具有其他油脂所不及的特性。為化工、輕工、冶金、機電、紡織、印刷、染料等工業和醫藥的重要原料。
蓖麻種子含油量50%左右。蓖麻油為重要工業用油,可制表面活性劑 、脂肪酸甘油脂 、脂二醇、干性油 、癸二酸、聚合用的穩定劑和增塑劑、泡沫塑料及彈性橡膠等。并是高級潤滑油原料。還可作藥劑 ,有緩瀉作用。餅粉中富含氮、磷、鉀,為良好的有機肥,經高溫脫毒后可作飼料。莖皮富含纖維,為造紙和人造棉原料。
產業規模:蓖麻種植在全世界30余個國家種植已經達到了工業化規模。在印度、中國、巴西、前蘇聯、泰國、埃塞俄比亞和菲律賓等國的種植產量約占全世界蓖麻總產量的近88%。歷史上,巴西、中國、印度是主要的生產國來滿足全球的需求。
然而,在90年代初,巴西農民不再種植蓖麻而轉向了更賺錢的植物,中國國內需求急劇增加使中國成為了凈進口國,由印度來滿足全世界蓖麻需求。全球蓖麻油的產量大約是每年50-55萬噸,其中印度的產量占了一半以上。
每年全球蓖麻貿易平均約在30萬噸,主要的消費國家是歐盟、美國、日本。中國和印度增速也非常快,成為主要的消費國。印度作為主要的生產國和出口國,在全球蓖麻油業務中起著重要作用。蓖麻油及其衍生產品在法國、德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中國、印度等國得到了廣泛應用。
農業:油粕可作肥料、飼料以及活性炭和膠卷的原料。進入20世紀后,由于近代工業需要大量高級潤滑油,蓖麻生產才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