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蠟梅是一種臘梅科,夏蠟梅屬植物,學名:Ca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 et S. Y. Chang,落葉灌木,高1-3米。葉對生,膜質,寬卵狀橢圓形、圓卵形至倒卵形。花期5月中、下旬,花無香氣,果期10月上旬。喜蔭,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排水良好的濕潤沙壤土。生于海拔600-1000米山地溝邊林蔭下。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形態特征:高1-3米;樹皮灰白色或灰褐色,皮孔凸起;小枝對生,無毛或幼時被疏微毛;芽藏于葉柄基部之內。葉寬卵狀橢圓形、卵圓形或倒卵形,長11-26厘米,寬8-16厘米。
基部兩側略不對稱,葉緣全緣或有不規則的細齒,葉面有光澤,略粗糙,無毛,葉背幼時沿脈上被褐色硬毛,老漸無毛;葉柄長1.2-1.8厘米,被黃色硬毛,后變無毛。
花無香氣,直徑4.5-7厘米;花梗長2-2.5厘米 ,有時達4.5厘米,著生有苞片5-7個,苞片早落,落后有疤痕;花被片螺旋狀著生于杯狀或壇狀的花托上,外面的花被片12-14,倒卵形或倒卵狀匙形,長1.4-3.6厘米,寬1.2-2.6厘米。
白色,邊緣淡紫紅色,有脈紋,內面的花被片9-12,向上直立,頂端內彎,橢圓形,長1.1-1.7厘米,寬9-13毫米,中部以上淡黃色,中部以下白色,內面基部有淡紫紅色斑紋;
雄蕊18-19,長約8毫米,花藥密被短柔毛,藥隔短尖;退化雄蕊11-12,被微毛;心皮11-12,著生于杯狀或壇狀的花托之內,被絹毛,花柱絲狀伸長。花期5月中、下旬,果期10月上旬。
生長習性:產于中國浙江昌化及天臺等地。生于海拔600-1000米山地溝邊林蔭下。適宜較陰濕,具腐殖質的土壤,喜溫暖,濕潤環境,怕烈日暴曬,在充足柔和的陽光下生長良好,宜栽在疏林下或其它夏季無直射陽光處。
若光照過強,盛花期的干熱風會使花瓣干枯,應及時向植株及周圍灑水,增加空氣濕度,可延長花期。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良好,生長期要保持土壤濕潤,陰雨連綿要注意排水,以免土壤積水導致爛根。
夏蠟梅的繁殖方式:夏蠟梅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種法、分株法、壓條法
播種法:每年10-11月間,夏蠟梅瘦果外殼由綠轉黃,內部種子呈棕黑色時,即可采收,取出種子,陰干后貯藏,在種子貯藏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其濕度。秋播或春播均可,播種前。
種子用溫水浸種,催芽24小時,能保證較高的出芽率。另外,選用排水良好的濕潤土壤作苗床,幼苗成活率也較高。幼苗期需遮蔭,冬季要覆蓋防凍。成苗后的植株適宜在沒有強光照射和比較干燥的環境里生長。
分株法:因夏蠟梅根蘗萌發力強,于秋季落葉后至春季萌發前,掘起株叢,用利刀或鋼鋸分開成若干小株,每株需有主根1-2條,然后栽種。易成活,2-3年后便能開花。
壓條法:有普通壓條、開溝壓條、堆土壓條、套盆壓條與高空壓條等方法。每年2-3月間,選生長茁壯,1-2年生枝條,根據不同的方法,將入土的部位用刀刻傷,在刻傷部位撒少許ATP生根粉或抹上500ppm萘乙酸,然后埋在以礱糖灰作介質的土中,經常保持土壤濕潤,2個月左右便可生根移栽,當年即可開花。
夏蠟梅的養殖方法
溫度:夏蠟梅的生長適溫為20℃-28℃,在原產地能耐-14℃的極端低溫,抗35℃極端高溫。從安徽省的引種栽培情況來看,在黃山海拔440m、合肥海拔50m、滁縣海拔120、涇縣海拔250m等處,栽在一般的圃地中,冬季-10℃的低溫可安然無恙。
夏季38℃的極端最高溫,并未出現葉片灼傷卷曲,并能正常開花結籽繁育后代。在園林綠化中定植,夏季在高溫時間段,最好給予葉面噴水;盆栽植株,冬季應維持不低于-5℃的低溫否則即使是植株不被凍死,花盆也會被凍裂,可將其擱放于簡易塑料大棚中,保持盆土不結冰上凍即可。
光照:地栽夏蠟梅對光照的要求不很嚴格,可考慮將其定植于能避開太陽西曬的位置,或定植于落葉大樹的疏蔭下,或種植于臨池的稍高處。盆栽夏蠟梅對光照的要求比較嚴格,春、秋二季可接受全光照,但夏季應適當給予搭棚。
遮陰,為其創造一個半陰的環境,方可促進其生長旺盛、葉色濃綠、花大色艷;在無遮無攔的強光下則生長不良,葉片發黃,甚至葉尖出現干枯、葉緣卷曲;特別是應注意防止春夏之交久雨初晴時的大太陽,以防嫩葉新梢被灼傷。
水分:地栽定植地點,要求土壤濕潤、環境潮濕。盆栽在生長季節,不僅要求保持盆土濕潤,而且在遇到3-5天未下雨時,要給予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特別是在盛夏時節,氣溫高、光照強,可通過拱棚遮陰。
給環境和葉面噴水等措施,來達到增溫降溫的目的,為其保持的生長勢創造一個有利的條件。它不耐澇,一年四季都要保證盆土內不出現積水,否則極易招致植株爛根落葉,影響到當年的開花和正常生長。
土壤:園林或庭院中定植,要求土壤深厚肥沃、通透良好、富含有機質、不積水、呈酸性反應,pH值在4.6-6.5之間。盆栽用土,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5份、園土3份、沙1份、腐熟有機肥1份,混合均勻后過篩備用。生長季節,每隔半月給盆栽植株換土一次;梅雨季節,要小心提防盆土內積水;春季發芽前,給植株進行一次翻盆換土。
肥料:地栽植株一年可施3次肥,第一次在春季剛開始萌芽時,第二次在花謝后,第三次在秋末冬初落葉后,可每株埋施0.5Kg的腐熟餅肥或雞糞肥。盆栽夏蠟梅,生長季節,每半月澆施一次稀薄的餅肥水。
見到花苞后連續追施2-3次0.5%的過磷酸鈣溶液,或2%的磷酸二氫鉀加0.1%的尿素混合液;花謝后及時摘去殘花敗梗,再施1-2次餅肥水,內加0.2%的磷酸二氫鉀,以利于植株旺盛生長來年再度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