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花(Alstroemeria aurantiaca)也叫智利百合、秘魯百合等,是石蒜科、六出花屬多年生草本,原產智利,高60~120厘米。花朵像杜鵑又像水仙,莖和葉子則像是百合花。葉多數,葉片披針形,有短柄或無柄。傘形花序,花10~30朵,花被片橙黃色、水紅色等,內輪有紫色或紅色條紋及斑點。

形態特征:六出花的葉長圓形至橢圓形,厚革質,長(8-)12-14(-15)厘米,寬3.5-4.5厘米,先端尾狀長漸尖,尖尾長1-1.5厘米,基部鈍圓或楔形,邊緣具細密鋸齒,無毛,背面密被褐色斑點或疏被斑點,中脈在表面凹入,在背面隆起,側脈5-8對,自中脈伸出,連同網脈在兩面明顯;葉柄粗短,長5-6毫米,無毛。

六出花的總狀花序腋生,長5-7(-9)厘米,疏生多花,序軸被短柔毛;花梗長5毫米,稀達8毫米,被柔毛;苞片卵形,直徑約1.5毫米,急尖,具緣毛;小苞片2,對生或近對生,著生于花梗中部以下,卵形,長約1毫米.具緣毛;

花萼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長約2毫米,無毛或疏被微緣毛;花冠白色,卵狀壇形,口部收縮,5淺裂,外面無毛;雄蕊10枚,花絲長約1毫米,下部寬,被毛,每藥室頂端具2芒;子房密被白色絨毛,花柱粗壯,柱頭不規則4裂。六出花的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長習性:六出花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夏季需涼爽,怕炎熱,耐半陰,不耐寒。 六出花的生長適溫為15~25℃,最佳花芽分化溫度為20~22℃,如果長期處于20℃溫度下。

將不斷形成花芽,可周年開花。如氣溫超過25℃以上,則營養生長旺盛,而不行花芽分化。耐寒品種,冬季可耐-10℃低溫,在9℃或更低溫度下也能開花。

六出花的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雜種六出花種子千粒質量約16克,宜秋冬季播種。播種基質用草炭土與沙按1:1(體積比)的比例,經過高溫消毒后,裝于播種盆中。10月中旬-11月下旬播種,經過1個月0℃-5℃的自然低溫,種子逐漸萌動;

然后移至15℃-20℃的條件下,約2周,種子發芽率可達80%以上。種子發芽后溫度維持在10℃-20℃,生長迅速。當幼苗長至4厘米-5厘米高時,應及時分植。移植時切勿損傷根系,移植時間以早春2月-3月為佳。

分株繁殖:六出花有橫臥地下的根莖,其上著生肉質根,貯存水分和養分。在橫臥根莖上著生出許多隱芽,當外界條件適合時,橫臥根莖在土壤中延伸,同時部分隱芽萌發,直到長成花枝。分株繁殖就是利用根莖上未萌發的隱芽,當根莖分段切開后,刺激隱芽萌發即可成新的植株。

分株繁殖時間為10月份。植株分栽前,要使土壤疏松、不干不濕。分株時,先自距地面30厘米處剪除植株上部,后將植株挖起(盡量避免碰傷根系),輕輕抖動周圍土壤,根莖清晰可植在已準備好的苗床上。作切花栽培的植株株行距一般為40厘米×50厘米。

組培繁殖:常用頂芽作外植體,經常規消毒滅菌后,接種到添加6-芐氨基腺嘌呤5毫克/升和萘乙酸1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經2個月的培養成不定芽,再轉移到添加萘乙酸1毫升的1/2MS培養基上,由不定芽形成塊莖。

六出花的貯藏運輸:一枝花枝上有2朵-3 朵小花初開時為適宜采花期。4至6月份為鮮花供應高峰期,氣溫偏高,當花苞鼓起,著色完好或一枝花枝上有一朵小花初開時即可采切。采切時用剪刀剪取,防止用力拉扯損傷根莖。

鮮花采切后,在運輸或貯藏中,可在4℃-6℃的低溫下進行冷藏。但這種常規冷藏降低切花質量,可采用真空冷藏的方式。 六出花在氣溫20℃-30℃條件下,于水中切花壽命可達12天以上。在貯運過程中,對乙烯非常敏感,在貯運前用0.3~0.5毫摩爾/升硫代硫酸銀噴灑,可減少葉片黃化和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