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為大戟科、蓖麻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熱帶或南方地區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單葉互生,葉片盾狀圓形。掌狀分裂至葉片的一半以下,圓錐花序與葉對生及頂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

花瓣性同株,無花瓣;雄蕊多數,花絲多分枝;花柱,深紅色。蓖麻花期5-8月,果期7-10月。蒴果球形,有軟刺,成熟時開裂。蓖麻子中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堿,特別是前者,可引起中毒。

形態特征:蓖麻為一年生粗壯草本或草質灌木,高達5米;小枝、葉和花序通常被白霜,莖多液汁。葉輪廓近圓形,長和寬達40厘米或更大,掌狀7-11裂,裂缺幾達中部,裂片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頂端急尖或漸尖,邊緣具鋸齒。網脈明顯;

葉柄粗壯,中空,長可達40厘米,頂端具2枚盤狀腺體,基部具盤狀腺體;托葉長三角形,長2-3厘米,早落。蓖麻為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長15-30厘米或更長;苞片闊三角形,膜質,早落;

雄花:花萼裂片卵狀三角形,長7-10毫米;雄蕊束眾多;雌花:萼片卵狀披針形,長5-8毫米,凋落;子房卵狀,直徑約5毫米,密生軟刺或無刺,花柱紅色,長約4毫米,頂部2裂,密生乳頭狀突起。

蒴果卵球形或近球形,長1.5-2.5厘米,果皮具軟刺或平滑;種子橢圓形,微扁平,長8-18毫米,平滑,斑紋淡褐色或灰白色;種阜大。花期幾全年或6-9月(栽培)。蓖麻花期5-8月,果期7-10月。蒴果球形,有軟刺,成熟時開裂。

生長習性:蓖麻喜高溫,不耐霜,酸堿適應性強,在中國廣為栽培。平原地區均可種植。海拔20-500米(云南海拔2300米)村旁疏林或河流兩岸沖積地常有逸為野生,呈多年生灌木。蓖麻是深根作物。

當氣溫穩定在10℃時即可播種。也可育苗移栽。中國自海南至黑龍江北緯49°以南地區都有分布。以華北、東北生產最多,西北和華東次之,其他各地多為零星種植。熱帶地區有半野生狀態的多年生蓖麻。

蓖麻的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蓖麻的適應性很強,各種土質均可種植,可利用溝邊路旁、房前屋后的空隙地零星種植;也可利用荒山荒坡成片種植。在成片種植時,在播種前4~6周翻地,使其土壤熟化,零星種植的也同樣提前翻地,并挖成深、寬各35厘米的穴。

由于蓖麻怕水漬,因此,若在低洼地種植,事先要把地改成臺地,臺廂間開好排水溝。在荒地種植蓖麻,把斜坡改成環山帶狀梯臺,以保持水土不流失和便于管理、采收。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適宜開穴種植。

施肥方法:因蓖麻的吸肥力強,前期需要氮肥多,開花后以施磷鉀肥為主。因此,應多用堆廄肥或土雜肥等混合草木灰作基肥。施肥方法:大片種植的可實行開溝施肥。

或在每窩內施兩把堆肥蓋好土再播種;零星種植的可穴施,播種后用草木灰拌細泥土蓋窩。定苗時施稀薄人畜糞尿。若在開墾荒地種植,可在出苗后在蓖麻行間種上大豆、花生。

田間管理:出苗后,苗高12-15cm時要間苗、補苗,苗高25cm時定苗,每穴留壯苗2-3株,并結合松土除草、培土,施人畜糞肥,6-7月再施1次,適當增施磷、鉀肥。有6片真葉時,摘去主莖頂芽,促使側枝生長。

整枝修剪,控制植株生長,剝芽保花,去掉未成花序的腋芽,7月剪去營養枝,促秋籽成熟。對多看生蓖麻,可砍伐更新,離地面30cm左右,漿主干或一級枝鋸伐,保留3-4個側芽,培育親枝。

栽培技術種子繁殖:選粒大、飽滿、充分成熟的種子,用45-50℃溫水種24h左右撈出,攤置于20℃的室內催芽,待種子露白后,北方4月旬,南方2-3月播種,穴播,按行株距各65cm-100cm開穴播粒,覆土,稍加鎮壓,澆水。

蓖麻的病害防治:蓖麻苗期主要的害蟲是小地老虎,以夜間出土啃食咬斷幼苗,因此可在清晨將被咬的幼苗根際周圍處表土扒開捕殺,或用毒餌誘殺。蓖麻苗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和白粉病。

一旦發生,要及時清除病株,燒毀或深埋清除的病源物。可用25%粉銹寧1000倍液噴霧,每間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或用1:120倍的波爾多液噴霧防治。蓖麻成熟期主要病害有枯萎病、葉枯病和細菌性斑點病等。主要害蟲有棉鈴蟲、刺蛾和蓖麻夜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