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穿魚(Linaria vulgaris),為玄參科、柳穿魚屬的多年生花卉,柳穿魚原產歐亞大陸北部溫帶,生沙地、山坡草地及路邊。株高30~80cm。莖圓柱形,灰綠色,無毛橫斷面灰白色。葉多皺縮,易破碎。

葉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3~8cm,全緣。羽狀葉脈,無毛。總狀花序頂生,小花密集,長約2cm,黃色,花期夏季,蒴果卵圓形。分株或播種法繁殖。分株于早春發芽前或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后進行。

播種宜在9月上、中旬進行,11月定植,株距25cm,翌年開花。柳穿魚枝葉柔細,花形與花色別致,適宜作花壇及花境邊緣材料,也可盆栽或作切花。同屬約有100種,常見栽培的有摩洛哥柳穿魚(L.moroccana)、(L.bipartita)等。

形態特征:柳穿魚的葉通常多數而互生,少下部的輪生,上部的互生,更少全部葉都成4枚輪生的,條形,常單脈,少3脈,長2-6厘米,寬2-4(10)毫米。柳穿魚是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80厘米,莖葉無毛。莖直立,常在上部分枝。

柳穿魚為總狀花序,花期短而花密集,果期伸長而果疏離,花序軸及花梗無毛或有少數短腺毛;苞片條形至狹披針形,超過花梗;花梗長2-8毫米;花萼裂片披針形,長約4毫米,寬1-1.5毫米,外面無毛,內面多少被腺毛;

花冠黃色,除去距長10-15毫米,上唇長于下唇,裂片長2毫米,卵形,下唇側裂片卵圓形,寬3-4毫米,中裂片舌狀,距稍彎曲,長10-15毫米。柳穿魚的花期6-9月。柳穿魚的果期8—10月。

生長習性:柳穿魚生沙地、山坡草地及路邊。柳穿魚喜光,較耐寒,不耐酷熱,宜中等肥沃、適當濕潤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柳穿魚在中國北方園林中多做一、二年生栽培。

總狀花序,花色豐富,為嫩黃、粉紅諸色,萼五裂,花冠長筒,長約3—4厘米蒴果球狀,種子圓形。秋播,花期4—5月。柳穿魚性耐寒,喜陽光和冷涼氣候,在排水良好而又適當潤濕的砂質土壤中生長最為茂盛。

柳穿魚的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柳穿魚的繁殖方式可分為扦插繁殖和播種繁殖。

播種繁殖:扦插繁殖在早春發芽前或秋末地上部分干枯后進行,但在種苗少的情況下無法批量生產苗株,而且又不省工,故多采用播種繁殖。播種繁殖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12~24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并膨脹起來。

對于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對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簽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后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

對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3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后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后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后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沖起來。 

苗床平整細勻,種子摻入細砂均勻播入苗床,覆蓋葦簾遮蔭,種子未出土前,均勻噴水,保持土壤濕潤,兩星期后萌發子葉。育苗期間,注意間苗,可使苗長得粗壯。真葉長出5—8片時要及時摘心。

柳穿魚側根多,易移栽,待長到2-3個分枝時移植一次。冬季覆草或蓋灰防凍。播種后的管理:在秋季播種后,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幼苗出土后,要及時把薄膜揭開。

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后,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后就可 以移栽上盆了。

初春,帶土定植于花境,株行距40厘米,地栽后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栽前施足基肥,并定期噴0.1%磷酸二氫鉀和尿素,促使植株茁壯,開花繁茂。在生長茂盛季節,要反復摘心,適當控制高度,促使株叢矮而密實。

經過多次摘心,一般株叢直徑能夠達到20厘米,大小分枝能夠達到三、四十個。4月中下旬現蕾,初花,5月上旬盛開,開花期間要及時剪去殘花,促使側枝花序延長花期。柳穿魚不僅是花境奇葩,又是“五·一“主要觀賞佳卉。 

扦插繁殖:用來扦插的枝條稱為插穗。通常結合摘心工作,把摘下來的粗壯、無病蟲害的頂梢作為插穗,直接用頂梢扦插。扦插后應注意以下的管理:溫度: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難、緩慢;

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并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后溫度太高溫時。

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管理養護

濕度:扦插后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可以通過給插穗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每天1~3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