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雀花為蝶形花科藤本植物,是國家二類保護植物,通常有白花油麻藤,花白色;美葉油麻藤,花紫色;常綠油麻藤,花深紫色等幾種,為蝶形花科油麻藤屬木質(zhì)藤本植物。簇串狀花穗,直接長在藤蔓上,因其形肖似禾雀而得名。原產(chǎn)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中國南方地區(qū)均有栽培。

禾雀花簇串狀花穗,直接長在藤蔓上。其花形酷似雀鳥,吊掛成串有如禾雀飛舞。花五瓣,白色或淡綠,每年3~4月下旬開花。主要分布在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中國廣東五邑地區(qū)的就非常有名。

形態(tài)特征:禾雀花簇串狀花穗,直接長在藤蔓上,因其形肖似禾雀而得名。原產(chǎn)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中國南方地區(qū)均有栽培。禾雀花有五瓣,多為白色,也有粉色、紫色,甚至紫黑色,花盛開時如小鳥振翅欲飛。

白色禾雀花被采摘后兩三個小時就會變成褐色,更像禾雀。如果不小心損傷了花瓣,便有像鮮血一樣的紅色汁液流出,因此被世人稱奇,且聞名中外。禾雀花的花期較短,一般情況下是在每年3月至4月下旬開花,花期40天左右。由于禾雀花四季常青,且開放時繁花似錦,所以頗具觀賞價值。

簇串狀花穗,直接長在藤蔓上。其花形酷似雀鳥,吊掛成串有如禾雀飛舞。花五瓣,白色,每朵花似一只小鳥。花開在藤蔓上,吊桂成串,每串二三十朵不等,串串下垂,有如萬鳥棲枝,神形兼?zhèn)洌钊藝@為觀止每年3~4月下旬開花。花瓣淡綠色,有兩塊花瓣會卷攏成翅狀,風情萬種、十分迷人,頗具觀賞價值。

生長習性:禾雀花喜歡濕潤或半燥的氣候環(huán)境,要求生長環(huán)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50~7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時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禾雀花由于它原產(chǎn)于亞熱帶地區(qū),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huán)境溫度在8℃以下停止生長。

花開的季節(jié),禾雀花吊掛成串,直接長在藤蔓上,每串二三十朵,由一青綠色小藤串連,盛開時,古藤老樹下掛滿禾雀花,酷似千萬只禾雀棲息于林中濃蔭下,蔚為奇觀。遠看禾雀花,還以為真的是一群禾雀藏身在花藤中。

白色的禾雀花,如果采摘下來兩三小時后就會變成褐色,就更加似禾雀了。如果不小心損傷了花瓣,便有紅色的汁液流出來,就像血液一般,顯得更加神奇。

禾雀花一般都在清明前后開花,花期40天左右。禾雀花一般都是只開花,而不結果。禾雀花較喜光,向陽地開花繁茂,半遮蔭地開花亦多,忌蔭蔽;喜肥沃濕潤土壤,適生于土層深厚的沙壤土。

禾雀花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由于禾雀花四季常青,每逢清明節(jié)前后繁花似錦,吊掛成串猶如禾雀花飛舞,頗具觀賞價值,因此最宜于做公園、庭院等處的大型棚架、綠廊、綠亭、露地餐廳等的頂面綠化;

適于墻垣、假山陽臺等處的垂直綠化或作護坡花木;也可用于山巖、疊石、林間配置,頗具自然野趣。頂面綠化時,前期應注意設立支架、人工綁扎以助其攀援。

禾雀花的文化背景

相關傳說:新會棠下鎮(zhèn)樂溪村后小蓬萊山上(現(xiàn)已劃歸江門市蓬江區(qū))的公坑寺(天成寺)有奇花,名“禾雀花”。其藤粗過人臂,攀纏于其他樹上,如掛秋千,如曬羅帶,蒼勁盤曲,蔓延公坑寺周圍三四十畝地。

其花大小如禾雀,一串串掛于樹間,綿連不斷。每串二三十朵,由一青綠色小藤串連,酷似千萬只禾雀棲息于林中濃蔭下。花呈米黃色,有四瓣,花托似雀頭,并且有兩個如眼睛的黑點。正中向陽一瓣如雀背,側兩瓣如雀翼,底瓣后伸如雀尾。

花房內(nèi)有一撮細長略彎的花蕊,人們稱之為“內(nèi)臟”。若不經(jīng)意碰損某一部分,傷痕即出現(xiàn)微量似血的液體,令人頓生憐憫之情。摘一朵完整的花擱置兩小時后,即變成褐色,與真禾雀毛色一樣。每年清明前后,禾雀花開,如萬千只鳥棲息樹上,蔚為壯觀。

禾雀花一般開花不結實,解放以來只有1961年結過豆莢。據(jù)老農(nóng)說,禾雀花每30年結子一次。鮮花是鮮甜可口的時菜,曬干可作清涼藥品。據(jù)說,公坑的禾雀花是廣東禾雀花的發(fā)源地,有700年的歷史。古剎奇花,流傳不少神話故事。

相傳明代有一位云游僧,云游到小蓬萊山,見這里翠林深幽,風景甚佳,就將一顆帶來的種子種在禪院前。種子發(fā)芽,生成藤蔓,長出酷似禾雀的花朵,成為傳統(tǒng)的最佳觀賞地。公坑漫山遍野的藤蔓都緣于這棵禾雀花。

又有傳說,一天,八仙之一的鐵拐李云游到公坑寺,看見一群一群的禾雀(麻雀)飛到稻田里偷吃稻谷。農(nóng)夫拿著掃帚從這邊趕,禾雀飛到那邊吃;從那邊趕,禾雀飛到這邊吃。

農(nóng)夫眼巴巴地看著大群禾雀啄食他半年辛苦種出來的糧食,痛心疾首,呼天搶地。而頑皮的禾雀反而嘰嘰喳喳地嘲笑農(nóng)夫無能,互相打鬧雀躍。鐵拐李見此情景,覺得這群禾雀太頑皮、太過分了。

便隨手從山邊址下一條山藤,使出法術,把禾雀全捆綁住,一串一串的掛在樹上,只準它們在青黃不接的清明前后飛出來。從此,這里再沒有禾雀偷吃稻谷了,而公坑也多了一種禾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