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齡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百合科植物。延齡草是多年生草本,莖叢生于粗短的根狀莖上,高15-50厘米。延齡草生于海拔1600-3200米的林下、山谷陰濕處、山坡或路旁巖石下。有活血,鎮痛,止血,消腫,去風濕的作用。延齡草的花語:美貌,優雅的人。
形態特征:延齡草是多年生草本,莖叢生于粗短的根狀莖上,高15-50厘米。延齡草的葉菱狀圓形或菱形,長6-15厘米,寬5-15厘米,近無柄。延齡草的花梗長1-4厘米;外輪花被片卵狀披針形,綠色,長1.5-2 厘米,寬5-9毫米。
內輪花被片白色,少有淡紫色,卵狀披針形,長1.5-2.2厘米,寬 4-6(-10)毫米;花柱長4-5毫米;花藥長3-4毫米,短于花絲或與花絲近等長,頂端有稍突出的藥隔;子房圓錐狀卵形,長7-9毫米,寬5-7毫米。延齡草的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長習性:延齡草喜陰涼潮濕,在華中自然條件下,生長在海拔1 400 m 以上的高寒地帶,3 月底4 月初越冬芽鉆出土表迅速生長。4月下旬莖桿生長減緩,葉片由螺旋式合抱而開展成平直,葉片光滑無皺紋,葉色由嫩綠色轉變成暗綠色。
5月初葉基會合部的花朵開放。6 月上旬子房明顯膨大呈淡紫色或紫紅色。7 ~8 月果實膨大后, 由淡紫色變為紫褐色,果肉也由硬變軟。8 月下旬莖葉枯黃倒伏,9 月上旬越冬芽形成,生長期150 d 左右。延齡草生于海拔1600-3200米的林下、山谷陰濕處、山坡或路旁巖石下。
延齡草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用延齡草的種子進行繁殖,將采摘來的漿果用水搓洗, 去掉果皮、果肉, 晾干即得純凈種子,然后按1∶5 的比例取種子與河砂混拌均勻, 室內儲藏待播。11 月上、中旬取出經室內層積處理的種子,過篩后播種。
其方法有撒播和條播,相比之下條播更能節省種子,出苗整齊且便于苗期管理。播種前在畦面均勻撒上一層( 10 cm) 腐熟并經整細的廄肥,劃行條播, 行距10 cm,每行用種200 ~250粒,播完后再在種子上面均勻散布一層2 cm 厚草木灰。
延齡草的種子有休眠的特性,在土里要經過兩個春化階段方能萌發,而且由于繁殖系數低一般在大田上不被采用。但經過多年來的種子繁育研究,已有一定突破, 在經過一定處理后半年左右已能讓種子萌發。
無性繁殖:延齡草根莖切塊后,其上的芽眼可萌發出能獨立生活的小苗進行無性繁殖,繁殖系數達10 以上,有生產利用價值。8 月下旬,當延齡草倒苗后,挖取地下根莖,按平行于根莖主軸方向,視其根莖大小縱切4 ~8 塊,切刀要薄而利,避免切口處出現裂紋,減少感染。
根莖切塊后立即用0 .5 % 的甲霜靈浸泡1 min 。播種地在三伏天進行深翻曬土,碎土作畦,畦高15 ~20 cm,畦面呈瓦背形。播種前用2%甲霜靈噴霧畦面濕透作為土壤藥劑消毒。畦土開溝深3~4 cm,施腐熟牛糞45 000 kg/ 公頃,蓋土1 cm,將切塊按規格15 cm×10 cm 播種,蓋土3 cm,用樹枝搭陰棚,透光率70% 。
物種現狀:延齡草是漸危種。延齡草是國家3級保護植物。由于森林采伐過度,破壞了林下延齡草生長的環境 ,使其分布范圍日趨縮小,加上根莖入藥,挖掘過量和種子發芽率很低,致使種群數量逐漸減少。
延齡草屬間斷分布于東亞與北美。該屬形態解剖較特殊,不同學者對它的分類位置也有不同見解。因此,保護好延齡草,對今后研究延齡草屬的系統位置以及植物區系等均有科學意義。同時延齡草可供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