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學名:Asparagus setaceus (Kunth) Jessop)又稱云片松、刺天冬、云竹、山草、雞絨芝。攀援植物,高可達3-6米。根稍肉質,細長。莖的分枝極多,分枝滑。
葉狀枝通常每10-13枚成簇,剛毛狀,略具三稜,長4-5毫米;鱗片狀葉基部稍具刺狀距或距不明顯?;ㄍǔC?-3(-4)朵腋生,白色,有短梗;花被片長約7毫米。漿果直徑約6-7毫米,熟時紫黑色,有1-3顆種子。
名稱由來:文竹是“文雅之竹”的意思。文竹雖然不是竹,但是它的葉片輕柔,常年翠綠,枝干有節外形似竹,但與挺拔的竹子相比,它又凸顯出姿態的文雅瀟灑,所以稱為文竹。
它葉片纖細秀麗,密生如羽毛狀,翠云層層,株形優雅,獨具風韻,故又有云竹之稱。花語:象征永恒,朋友純潔的心,水遠不變。婚禮用花中,它是婚姻幸福甜蜜,愛情地久天長的象征。
生長習性:文竹性喜溫暖濕潤和半陰通風的環境,冬季不耐嚴寒,不耐干旱,不能澆太多水,根會腐爛,夏季忌陽光直射。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好。室溫保持在12-18℃之間為宜,超過20℃時要通風散熱,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5℃。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園。
文竹盆景制作方法
盆景材料的選擇:選取長56cm不規則形漢白玉淺盆和其配套的幾架。選10cm余高、生長良好的文竹二棵,高20cm左右文竹一棵。選二塊高僅有10cm左右的山石。選大小不等的馬、羊配件若干。適量培養土和青苔。
把3棵文竹從培育瓦盆或塑料小盆中扣出:把舊盆土去除一半。先把漢白玉淺盆面鋪一薄層培養土,把最高的一棵文竹、彎曲的枝葉向左植盆的右端,把第二高度文竹栽植第一株文竹左側不遠適當靠盆后沿的位置上。
然后把最矮一棵文竹栽植盆長1/3與2/3交界處,文竹彎曲的枝葉也要向左,以達到三棵文竹朝向的協調統一。然后遠看近瞧,調正文竹在盆中的位置,達到自然優美為止。
文竹枝干細而彎曲:是柔的表現、再加不規則漢白玉盆的四周也是呈彎曲狀,這件景物柔性有余、陽剛不足。上乘景物要剛柔相濟。在盆面適當靠右后的位置上擺放挺拔的兩塊山石、山石質硬、左右側線直,是剛的表現。在盆面培養土上,鋪蓋一層青苔,達到綠化的藝術效果。最后用清水向文竹和青苔上噴灑,并使培養土濕潤。
文竹的水培方式:文竹可以水培。文竹株形優雅,葉狀枝纖細秀麗,是水培中的佳品,而且,文竹水培比土栽養護簡單,成活幾率大,但是有一定的操作難度。
文竹水培的時候要注意只能讓根部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入水,其他部分暴露在空氣中。不能把根全部浸入水中,否則根會腐爛。
選取生長健壯、發育良好的文竹作為水培的母本材料,將文竹連土從花盆中取出,小心洗去其根部泥土,去掉爛根,剪去部分老根。用清水清洗干凈葉片及植株,避免弄傷植株。文竹生根較慢,所以,注意取文竹時要小心,不要傷及文竹的根部。
將清洗好的植株用定植籃固定,固定時要讓其根部充分舒展;再將植株連同定植籃一起放到1‰的多菌靈溶液浸泡根部30分鐘,放陰涼處,待根系變軟后就可進行下一步操作了。
往營養液池中裝入文竹專用營養液,將上面處理好的植株定植于漂浮板上(注意保持部份根系暴露在空氣中)。每天向葉面噴水兩次,適溫15-25℃條件下,兩個星期就能長出新根,這時需每隔一周補充一次葉面肥。
三到四星期后,文竹根系已新生很多,這時我們就可上瓶靜止水培了,最好使用陶粒加以固定。文竹喜半濕潤環境,一般放在有光照的窗戶附近,但不能太陽直射的地方,并保持通風,在容器下還是要放一個帶水的托盤并經常補水。
文竹水培最好采用文竹專用的營養液,文竹水培的養護比土栽的要容易多了,平時只需注意換水,夏季7--10天左右,冬季20天左右,每次換水時要補充營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