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花(拉丁學名: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是豆科,合歡屬落葉喬木,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huán)境,氣微香,味淡。合歡花產(chǎn)中國東北至華南及西南部各省區(qū)。生于山坡或栽培。非洲、中亞至東亞均有分布;北美亦有栽培。

合歡花花絲粉紅色,莢果偏,是城市行道樹、觀賞樹。心材黃灰褐色,邊材黃白色,耐久,多用于制家具;嫩葉可食,老葉可以洗衣服;樹皮供藥用,有驅(qū)蟲之效。它還有寧神作用,主要是治郁結(jié)胸悶、失眠健忘、滋陰補陽、眼疾、神經(jīng)衰弱等功效。

形態(tài)特征:合歡花為二回羽狀復葉,總?cè)~柄近基部及最頂一對羽片著生處各有1枚腺體;羽片4-12對,栽培的有時達20對;小葉10-30對,線形至長圓形,長6-12mm,寬1-4mm,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頭,有緣毛,有時在下面或僅中脈上有短柔毛;中脈緊靠上邊緣。

合歡花的頭狀花序于枝頂排成圓錐花序;花粉紅色;花萼管狀,長3毫米;花冠長8毫米,裂片三角形,長1.5mm,花萼、花冠外均被短柔毛;花絲長2.5cm。合歡花的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長習性:合歡花為溫帶、亞熱帶、熱帶樹種,對氣候和土壤適應性較強,喜陽光,不耐陰,生長適溫13~18℃,冬季能耐一10℃低溫,不耐嚴寒,不耐澇。

合歡花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干旱、貧瘠土壤,適宜栽植在排水良好、土質(zhì)疏松的沙質(zhì)壤土中,其根具有根瘤菌,有改良土壤的能力。屬淺根性樹種,其萌芽力不強,不耐修剪。

合歡花的文化背景:合歡花象征永遠恩愛、兩兩相對、是夫妻好合的象征。每年9月,澳大利亞到處都盛開著金黃色的合歡花,香飄四方.合歡花又被定為澳大利亞的國花。

苦情樹苦情花:古時候,這合歡花叫做苦情花,也并不開花。苦情開花變合歡,要從一位秀才說起。秀才寒窗苦讀十年,準備進京考前功名。臨行時,妻子粉扇指著窗前的苦情樹對他說:“夫君此去,并能高中,只是京城亂花迷眼,切莫忘了回家的路!”

秀才應諾而去。卻從此杳無音信。粉扇在家盼了又盼,等了又等,青絲變白發(fā),也沒有等回夫君的身影。在生命的今天即將到了的時候,粉扇拖著病弱的身體,掙扎著來到那株印證她和丈夫誓言粉苦情樹前,用生命發(fā)下重誓:“如果夫君變心,從今往后,讓這苦情開花,夫為葉,我為花,花不老,葉不落,一生同心,世世合歡!”

說罷,氣絕身亡。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樹果真都開了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掛滿了枝頭,還帶著一股淡淡的香氣,只是花期很短,只有一天。而且,從那時開始,所有的葉子居然也是隨著花開花謝來晨展暮合。人們?yōu)榱思o念粉扇的癡情,也就把苦情樹改名為合歡樹了。

合歡花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合歡花樹形姿勢優(yōu)美,葉形雅致,樹冠開闊,入夏綠蔭清幽,羽狀復葉晝開夜合,十分清奇,夏日粉紅色絨花吐艷,十分美麗,有色有香,能形成輕柔舒暢的氣氛。

宜作庭蔭樹、行道樹,種植于林緣、房前、草坪、山坡等地。是行道樹、庭蔭樹、四旁綠化和庭園點綴的觀賞佳樹此外,合歡對氯化氫,二氧化抗性強,對二氧化硫有一定抗性,適于廠礦、街道綠化。

合歡花的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合歡常見病害有枯萎病和潰瘍病,大樹移栽時,減少起苗與運輸、定植時間,栽前對根部進行殺菌消毒,可噴灑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移栽時,可用10%硫酸銅溶液蘸根處理,也可同時噴施生根粉等生長調(diào)節(jié)劑,以促進根系萌發(fā)生長。對于已截過的枝干斷面,涂抹保護劑防治病菌侵入。可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60%多福可濕性粉100倍液噴灑樹干或涂抹;

或使用14.5%多效靈水溶性粉劑、40%五氯硝基苯粉劑300倍液,以及抗枯寧、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農(nóng)藥常規(guī)濃度澆灌土壤,每8天左右灌1次,連續(xù)3~4次可有效遏制病情擴展,并使植株逐步恢復;

而使用70%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300倍液,通過輸液的方式輸入植株內(nèi),呵提高療效。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時,對樹穴及周圍相鄰土壤澆灌40%福美胂50倍液、40%五氯硝基苯粉劑300倍液,進行消毒,防止病菌蔓延。

蟲害防治:蟲害有吹綿蚧、天牛、尺蠖和葉蟬,可用6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噴霧防治吹綿蚧,葉蟬在若蟲發(fā)生期,采用噴灑10%吡蟲啉2000—3000倍液。

和1.8%阿維蟲清2000~3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2000倍液,以及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分別進行了對比試驗,均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