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英文名:Gerbera),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細毛,頂生花序,多數葉為基生,羽狀淺裂。株高30~45cm,頭狀花序單生,頂生花序,花色分別有紅色、白色、黃色、橙色、紫色等。高出葉面20~40cm,花徑10~12cm,總苞盤狀,鐘形,舌狀花瓣l~2或多輪呈重瓣狀,通常四季有花,以春秋兩季最盛。
是現代切花中的重要材料。非洲菊花徑較大(8厘米~10厘米),花期調控容易,現切花栽培面積逐年增多,應用日漸廣泛。非洲菊還能耐長途運輸,切花供養時間長;
如栽培方法得當,每株一年可切取30枝切花,實為理想的切花花卉。非洲菊花朵碩大,花色豐富,管理省工,在溫暖地區能常年供應鮮切花。主要類型可分現代切花型和矮生栽培型,有白、粉、紅、黃等各種花色。
生長習性:非洲菊喜冬暖夏涼、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忌炎熱。生長適溫20℃~25℃,冬季適溫12℃~15℃,低于10℃時則停止生長,屬半耐寒性花卉,可忍受短期的0℃低溫。在華南地區可作露地宿根花卉栽培;
華東地區須覆蓋越冬或在溫室進行切花促成栽培。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忌粘重土壤,宜微酸性土壤,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中也能生長,但在堿性土中,葉片易產生缺癥狀。
非洲菊的盆栽技術
盆栽生產,盆栽非洲菊在日常生產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
1.生產溫室要具備通風、遮陽以及加溫用設施。如果條件允許,還應配備苗床、地布或灌溉系統。溫室要有密閉性,防止昆蟲入內。
2.溫室內溫度應控制在15℃至25℃之間,最高不要高于30℃,最低不低于13℃。一般生產日平均溫度為18℃至19℃,超過19℃就應通風。同時,夜溫不宜太高,否則會影響正常的花芽分化,理想的夜溫應該在15℃至18℃之間。
3.使用透氣和排水性能良好的介質,最好是泥炭和珍珠巖混合的基質。pH值為5.5至6.0,EC值為0.7至1.0,有利于微量元素的吸收。
4.盆栽非洲菊對水分非常敏感,因此必須保證澆 水的正確時間,在早晨或傍晚澆水,入夜時要使植株相對干燥。植株開始長根時必須從下部澆水,可以采用底部滲透的方式;高溫期間可以從植株上方澆水,但要注意防止從植株中心部位開始產生的真菌霉變。
5.非洲菊比較喜肥,夏季施肥時氮與鉀的比例為2誜1,冬季為1.5:l。肥料pH值應為5.5至6.0。 非洲菊在生長過程中最適宜的日照長度是11小時至13小時,因此在低光照的時候可以進行人工補光。一般人工補光的要求是每平方米3500至4000勒克斯。需要注意的是,補光要在植株上盆4周后進行。
6.非洲菊從上盆到開花,如果是夏季生產,需要8周至9周;冬季生產需要11周至12周。盆的大小為10厘米至15厘米。溫室內每平方米大約可以生產30盆,但是要注意當植株長到一定大小后應及時拉開。
非洲菊 - 采后處理
采收:單瓣品種的花朵當2-3輪雄蕊成熟后就可采收了,重瓣品種要成熟一些才采收,早采的花朵瓶插壽命會縮短。采后必須先立即放入水中,水必須很清潔。鮮花在放入水前須剪去2-5cm毛狀木質化的底部花梗,使花梗能夠吸水。
瓶插壽命是切花商品價值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采后處理對于非洲菊的瓶插壽命是非常重要的,不經過采后處理的非洲菊切花流入市場后,最終難以讓消費者滿意,反過來將會降低非洲菊的消費量。下面介紹的方法能夠延長非洲菊的瓶插壽命。
采收切花:當非洲菊花朵一輪或兩輪雄蕊吐出花粉時,才能采花,過早采花將使瓶插壽命縮短。這是因為過早采摘時,外輪邊花所儲存的能量是不足以完成其發育的。
采花時要摘下整個花梗而不能做切割,因為切割后留下的部分會腐爛并傳染到敏感的根部,還會抑制新花芽的萌發。采下的花整理后,將花梗底部切去2-4cm,切割時要斜切,這樣可以避免木質部導管被擠壓。
花梗底部是由非常狹窄的木質部導管組成的,對水分傳輸有阻礙作用,切去之后,花朵吸水更加容易,這對于避免花頸部開裂和彎曲是很重要的。此外采花時,空氣有可能被吸進導管而阻止花朵吸水,切去一部分花梗也除去了導管中的氣泡。
采后預處理:切花采收后,要立即將花梗浸入水桶中,并運送到涼爽的地方。所用的水和水桶要很干凈,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清洗消毒,以防細菌滋生,因為細菌會堵塞導管而使花朵不能吸水。
預處理過程中,水的PH要用氯化物(漂白粉)調整為3.5-4.0。過高的PH值將為細菌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條件。漂白粉既能降低水的PH值,又能殺菌,其中的氯化鈣還能起到延長切花壽命的作用。研究表明漂白粉的加入量以50-100mg/l為宜,處理時間不能超過4個小時。
處理時間過長會使花梗損傷,表現為花梗出現褐色的斑紋或顏色被漂白。作長時間處理時,漂白粉的濃度要降低,最高為25mg/l,最低為3mg/l 。低于3mg/l 時,應補充漂白粉。處理地點不能有陽光照射,否則將使漂白粉的有用成分發生分解而失效。
保鮮液處理:預處理完成后,將花梗浸入保鮮液中處理6-24小時,處理過程中,較多的花梗浸入水中有利于花朵吸水,其長度以10-15cm為理想;環境溫度過高會使花朵因為蒸騰作用而失去過多的水分,以10-15℃為理想。
水分的喪失會引起非洲菊花朵的衰老,因此在整個采后處理過程中都要避免干燥和吹風。最好將環境的相對濕度提高到70%。此外,在保鮮液處理過程中,要注意防止切花受到乙烯的危害,乙烯是一種衰老激素,會縮短非洲菊的瓶插壽命。
卡車發動機排出的廢氣中,含有乙烯,因此在裝貨的過程中,要把卡車的引擎關掉。非洲菊的保鮮液由以下成分組成: 蔗糖,3g/l 檸檬酸,150mg/l 含七個結晶水的磷酸氫二鉀(K2HPO47H2O )75mg/l 蔗糖為非洲菊過程中繼續開放提供能量,還能促進花朵吸水。檸檬酸使保鮮液的PH值降低,從而阻止細菌的滋生。
保鮮管理:可以把切花置于相對濕度為90%~95%,溫度為2~5℃的環境中進行貯藏。當儲運時,非洲菊可耐較長時間的干藏。但在開箱后必須盡快將其插入水中,亦可使用市售保鮮液延長瓶插壽命。
分級:所采收的花材應該在具品種典型特征、無破損污染、視覺效果良好之前提下進行分級:一級切花的長度為60厘米左右;二級切花的長度為55厘米左右;三級切花的長度為50厘米左右。相同等級的切花長度之差,不宜超過標準的±2厘米。
包裝運輸:在運輸過程中,將環境溫度降到6-9℃,這樣就使花朵的生命活動延緩下來,保存著能量到消費者手中的時候再使用。包裝用的紙箱重復使用更為經濟,但會成為茲長細菌的地方。所以紙箱的重復使用不能太頻繁。
總之,在整個采后處理過程中都要保持清潔衛生,才能有效地延長非洲菊的瓶插壽命 。非洲菊運到目的地以后,花梗底部會變干,要用干凈的小刀斜切去一點花梗,再浸入干凈的保鮮液中,如果沒有保鮮液,也可以使用低濃度的漂白粉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