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蓮 Sempervivum tectorum 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也叫做長生草、觀音座蓮、佛座蓮。原產于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山區,屬于高山多肉植物。

現在各地都很普及,是多肉植物中最常見的品種之一堪稱普貨之王。觀音蓮肉如其名,葉片蓮座狀環生,如蓮座一般的外形,葉片扁平細長,前端急尖,葉緣有小絨毛,充分光照下,葉尖和葉緣形成非常漂亮咖啡色或紫紅色。

觀音蓮有毒嗎?

1、天南星科觀音蓮:全株有毒,以莖干最毒,皮膚接觸汁液發生瘙癢,眼與汁液接觸引致失明,誤食莖或葉引起舌、喉發癢、腫脹、流涎、腸胃燒痛、惡心、嘔吐、腹瀉、出汗、驚厥等癥狀,嚴重者窒息,心臟麻痹而死。

2、景天科觀音蓮:景天科植物大都有微毒,不過毒性只存在于液汁內,不揮發,只要不入口,放心養就是了,對一般家庭種植來說,要盡量避免在有兒童的家庭種植、養護。

觀音蓮的四季管理

1、春季:觀音蓮在春季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換盆,換盆后使盆土偏干,待新葉出土可逐步加大澆水至盆土濕潤。室外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可將觀音蓮移至半陰陽臺上培養。

2、夏季:觀音蓮喜高溫高濕的環境,夏季是其生長旺季,應保持盆土的潮濕,布置于室內時注意補充室內的空氣濕度,足量施肥,注意不適合布置于空調房間。

3、秋季:觀音蓮在秋季可逐步移至有早晚光照的地方培養,保持盆土的潮濕,并每天向其四周和葉片噴霧灑水數次,停止施肥。秋末隨著氣溫下降,應逐步減少水分的供應,使盆土偏干。

4、冬季:觀音蓮不耐低溫,冬季氣溫較低時塊莖休眠,應將盆栽放置于10℃以上室內越冬。盆土宜保持干而不燥,盆土濕度較高時塊莖易腐爛,室內使用空調時應注意空氣濕度的控制。

觀音蓮的養殖方法

1、土壤:盆中土壤要求肥沃疏松透氣,排水性好。最好用腐葉、草炭、粗沙或者蛭石各一半,適當摻入少量的骨粉鈣質材料,混合均勻就可以了。新栽之后盡量少澆水,保持其半干狀態,以利于根系的恢復。

2、溫度:觀音蓮喜歡半陰溫暖的環境,日常生長25度左右適宜,冬季白天15度以上即可,夜間溫度不低于5℃,植株能繼續生長,可正常澆水,并適當施肥;如果控制澆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0℃的低溫。

長生草不耐熱,5月以后植株生長逐漸停止,進入夏季休眠期,家庭可放在走廊下或陽臺內側等無直射陽光、通風良好、雨淋不到的地方養護,并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以免因悶熱、潮濕、土壤積水導致植株腐爛。

3、光照:夏季高溫時和冬季寒冷時植株都處于休眠狀態,主要生長期在較為涼爽的春、秋季節,生長期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會導致株形松散,不緊湊,影響其觀賞,而在光照充足處生長的植株,葉片肥厚飽滿,株形緊湊,葉色靚麗。

4、澆水:澆水應注意“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避免積水植根腐爛,但也不能太干旱,否則植物生長緩慢,發黃甚至死亡。夏季植物蒸發嚴重,所以應該注意多澆水。葉面缺水就會顯得枯萎,所以經常要給葉子噴水,保持濕潤,但必須避免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根系腐爛。

5、施肥:施肥以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復合肥為主,20天施一次。施肥一般在天氣晴朗的早上或傍晚進行,不要將肥液濺到葉子上,當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澆一次透水,以沖淡土壤中殘留的肥液。

冬季放在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倘若夜間最低溫度在10℃左右,并有一定的晝夜溫差,可適當澆水,酌情施肥,使植株繼續生長。如果保持不了這么高的溫度,應控制澆水,維持盆土干燥,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也能耐5℃的低溫,某些品種甚至能耐0℃的低溫。

6、繁殖:觀音蓮的繁殖有扦插法,在沙土中進行扦插,插后保持稍有潮氣,2~3周后小葉盤下有根之后就直接上盆。而葉片扦插成活率低,故很少采用。第二采就是播種法,在20℃左右的條件下,10~15天發芽,幼苗雖然長得較慢,卻可一次得到大量的苗。

7、換盆:最好每年換盆一次,時間在春秋兩季,也乘換盆時候修建根系,排除枯根和老根。盆中要求土壤疏松透氣而且肥沃,任然用腐葉土或草炭土、粗沙或蛭石各一半,并摻入少量的骨粉等鈣質材料,混勻后使用。由于土壤是濕潤的,新栽的植株不必澆太多的水,保持其半干狀態,以利于根系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