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緣吊鐘花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6-6米。小枝光滑,無毛。葉密集枝頂,厚紙質,長圓形或長卵形。傘形花序頂生。每花序上有花2-6朵,花下垂;花萼綠色,萼片5,三角形;花冠鐘形,白綠色。
子房圓柱形,蒴果橢圓形,干后黃褐色;種子瘦小,具2膜質翅。花期4月,果期5-7月。齒緣吊鐘花產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以及云南。生于海拔 800-1 800米的山坡。
形態特征:齒緣吊鐘花為傘形花序頂生。每花序上有花2-6朵,花下垂;花梗長1-1.5(-2)厘米,結果時直立,變粗壯,長可達3厘米;花萼綠色,萼片5,三角形;花冠鐘形,白綠色,長約1厘米。
口部5淺裂,裂片反卷;雄蕊10枚,花絲白色,長約5毫米,下部寬扁并具白色柔毛,花藥具2反折的芒;子房圓柱形,5室,每室有胚珠10-15枚,花柱長約5毫米,無毛。
齒緣吊鐘花的蒴果橢圓形,長約1厘米,直徑6-8毫米,干后黃褐色,無毛,具棱,頂端有宿存花柱,5裂,每室有種子數粒;種子瘦小,長約2毫米,具2膜質翅。齒緣吊鐘花的花期4月,果期5-7月。
齒緣吊鐘花的養殖方法
土壤要求:盆栽齒緣吊鐘花的基質宜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培養土,一般可用腐葉土加沙質壤土加腐熟的有機肥料和磷肥均勻混和,而不需施加基肥,以免爛根。粘重板結的土壤對齒緣吊鐘花生長不利,更不適合于剛扦插成活的小苗。
光照條件:齒緣吊鐘花雖然喜陰,但這并不代表它不需要陽光,在缺少陽光的情況下不僅容易徒長,而且還會導致花色變淡花朵變小甚至落蕾。因此,在家庭種植齒緣吊鐘花的過程中可以將其放置在陽光充足的陽臺或露臺上,以便其進行光合作用。
溫度條件:齒緣吊鐘花生長的溫度為10—28℃,夏天的溫度不能超過30℃,因此夏天應做好降溫工作。冬天要求陽光充足,培養土溫度不能低于5℃,否則就會引起凍害,必須采取保溫措施。另外,無論冬天或夏天都要注意通風。
澆水方法:齒緣吊鐘花平時澆水要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春季天氣干燥和夏季炎熱高溫季節可每天往枝葉上噴水1—2次,如果澆水過多會造成盆土積水。冬季室溫低更要嚴格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以防爛根。每次施肥澆水后要及時松土,以利通氣。
合理施肥:因齒緣吊鐘花生長快,開花次數多,故在生長期間要掌握薄肥勤施,約每隔10天施1次稀薄餅肥或復合肥料,開花期間也應每月施1次磷、鉀為主的液肥,但高溫季節停止施肥。施肥前盆土要偏干,施肥后用細噴頭噴水1次,以免葉片腐爛。
養殖注意事項:對齒緣吊鐘花多年生老株應當實行勒水停肥,順利度過休眠期。植株宜在霜降前入室,清明過后出室,室溫宜保持在5℃以上。遇寒流與風雪天氣,室外發生冰凍時,最好將其搬回室內,以免遭受凍害。
在冬季宜對齒緣吊鐘花多年生植株摘心,剪去頂部5厘米至6厘米的嫩梢,促其多分枝。夏季休眠期短截細弱彎垂的徒長枝,使秋季開花繁茂。新栽培的幼株,在長至20厘米至30厘米時,去頂定干,促發側枝,形成分枝多而均勻的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