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花(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別名緬梔子、蛋黃花、印度素馨、大季花,夾竹桃科、雞蛋花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肥厚多肉。葉大,厚紙質,多聚生于枝頂,葉脈在近葉緣處連成一邊脈。
花數朵聚生于枝頂,花冠筒狀,徑約5~6cm,5裂。外面乳白色,中心鮮黃色,極芳香?;ㄆ?~10月。 雞蛋花夏季開花,清香優雅。落葉后,光禿的樹干彎曲自然,其狀甚美。適合于庭院、草地中栽植,也可盆栽,可入藥。原產美洲,中國已引種栽培。
在中國西雙版納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雞蛋花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之一而被廣泛栽植,故又名“廟樹”或“塔樹”。其樹形美觀,奇形怪狀,全株莖干含有乳汁,在溫室栽培時冬季會落葉,這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現,但落葉后光禿的樹干彎曲自然似盆景,也有很強的觀賞性。
雞蛋花的傳說:傳說,雞蛋花在輪回之前,是一位懷春的天使。由愛情違反天條,于是天使只有逃離,流落到人間有情的南國。她背叛了天國,這無異于以卵擊石,不久,面對無處不在的天威。
那一日在七星巖天柱巖上,她最后一次把心愛的愛情信物——那一條情人相贈的黃絲帶,緊緊地纏繞在潔白的翅膀之上,然后用一種以卵擊石的無畏姿勢,粉身于這堅土硬壁的巖石。
上帝啊!上帝也無法不被她感動,于是在殉情之處,七星巖天柱巖上,破壁長出了一棵神奇的樹,花開如蛋,黃白有致,這片堅貞的愛情信物。是前生留下的唯一印象,輪回之后,又變成了今世依然美麗的化身。
從此,她曾經棲身避難的南國,每一個殉情的季節,遍地開滿了這種神奇的花朵,后來人們,就連上帝都管它叫雞蛋花。每到花開的時節,映山的雞蛋花,仿佛天使在招手,為前世今生的愛情,又似大號向天歌,為石破花開的新生,映山的雞蛋花開在歌唱。
生長習性:雞蛋花是陽性樹種,性喜高溫,日照越充足,生長得越繁茂,而且花多而香,喜歡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但也能在半陰的環境下生長,只是蔭蔽環境下枝條徒長,開花少或長葉不開花;而黃花雞蛋花在蔭蔽濕潤環境下,枝條上會長出氣生根,所以夏季也不用遮陰。
適宜雞蛋花栽植的土壤以深厚肥沃、通透良好、富含有機質的酸性沙壤土為佳;這樣生長的植株健壯,花量大,花色鮮艷。土壤瘠薄時雞蛋花生長發育不良,花形小,花色暗淡。
雞蛋花耐寒性差,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26℃,冬季在居室內養護,如果5℃以下就會受到凍害,低于8℃或通風不良時易掉葉并進入一段長時間的休眠期。翌年春季是雞蛋花發芽長葉的時候,由于它是多肉植物。
所以水分不宜多,以不干不澆、見干即澆、澆必澆透、不可積水為原則。由于雞蛋花喜歡石灰質土,所以施肥注意補鈣,可以加骨粉,或施用含有雞蛋殼、魚刺、碎骨等腐熟的富含鈣的有機肥。
植物文化:雞蛋花,花如其名,花朵外白內黃,就像是雞蛋白包裹著蛋黃一樣,十分別致。都說雞蛋花有著一種不安分的安靜,平凡的花,平凡的名字,卻有著不一樣強大的內心!
雞蛋花花語:孕育希望,復活,新生Frangipani雞蛋花花期是五月到十月,它沒有神秘的傳說,沒有優雅的氣質,高貴的芳姿,卻有著很簡單的外表--用五片花瓣組成了一個清新,充滿希望的花語。簡單平凡得就像人生,所以總是可以與人們那么靠近,失去距離...
雞蛋花花期是五月到十月,它沒有優雅的氣質,高貴的芳姿,卻有著很簡單的外表——用五片花瓣組成了一個清新,雞蛋花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大半都是平淡的,但是我們時刻抱有著對未來的美好希望,我們不曾放棄過心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