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雪球別名:庭芥、小白花、玉蝶球,拉丁文名:Lobularia maritima.十字花科、香雪球?qū)僦参?,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質(zhì)化,但栽培的不論當(dāng)年生或隔年生均不木質(zhì)化,高10-40厘米全珠被“丁”字毛,毛帶銀灰色。
莖自基部向上分枝,常呈密叢。葉條形或披針形,原產(chǎn)地中海沿岸。喜冷涼,忌炎熱,要求陽光充足,稍耐陰,宜疏松土壤,忌澇,較耐干旱瘠薄。香雪球株矮而多分枝,花開一片白色。
并散發(fā)陣陣清香,引來大量蜜蜂,是布置巖石園的優(yōu)良花卉,也是花壇、花境的優(yōu)良鑲邊材料,盆栽觀賞也很好。香雪球匍匐生長,幽香宜人,亦宜于巖石園墻緣栽種,也可盆栽和作地被等。
形態(tài)特征:香雪球是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質(zhì)化,但栽培的不論當(dāng)年生或隔年生均不木質(zhì)化,高10-40厘米全珠被“丁”字毛,毛帶銀灰色。莖自基部向上分枝,常呈密叢。香雪球的葉條形或披針形,長1.5-5厘米,寬1.5-5毫米,兩端漸窄,全緣。
香雪球的花序傘房狀,果期極伸長,花梗絲狀,長2-6毫米;萼片長約1.5毫米,外輪的寬于內(nèi)輪的,外輪的長圓卵形,內(nèi)輪的窄橢圓形或窄卵狀長圓形;花瓣淡紫色或白色,長圓形,長約3毫米,頂端鈍圓,基部突然變窄成爪。
香雪球的短角果橢圓形,長3-3.5毫米,無毛或在上半部有稀疏“丁”字毛;果瓣扁壓而稍膨脹,中脈清楚;胎座框常為淡紫色,隔膜白色,半透明,無脈;果梗長7-15毫米。
斜上升或近水平展開,末端上翹。種子每室1粒,懸垂于子房室頂,長圓形,長約1.5毫米,淡紅褐色,遇水有膠粘物質(zhì)。香雪球的花期溫室栽培的3-4月,露地栽培的6-7月。
生長習(xí)性:香雪球為耐蔭、耐旱、喜光植物。香雪球喜冷涼,忌濕熱,喜陽光,也耐半陰,適應(yīng)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比較耐干旱瘠薄,但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良好。
香雪球的栽培技術(shù):香雪球性強健,能耐輕度霜寒,室外越冬應(yīng)予保護;忌炎熱,喜陽光 ,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但以排水良好的土壤為宜,但不可過濕。炎夏前進行重剪,放涼爽處越夏,則秋后開花更盛。
一般開花后,花序下部已顯光禿,可結(jié)合采種將花序自莖剪除,使再生新花穗,剪下的部分稍行晾干,將種子抖落收藏。如感到植株老衰,亦可重剪更新,稍施液肥,不久又可花滿枝頭。
香雪球花期長,適時施肥以及浸水,應(yīng)每半月施稀薄的液肥一次。注意中耕除草和病蟲防治。盆栽者,隨植株生長,逐漸改成大盆,最后移人15厘米口徑的瓦盆。陽畦越冬者,入晚應(yīng)蓋好草簾防寒,到春暖再移至花壇。
培育要點:基質(zhì)最好用泥炭+珍珠巖,也可用腐葉土。將培養(yǎng)土過篩放在苗盤內(nèi) ,用500—600倍多菌靈液浸透,稍干后點播或撒播,每平方米1000粒左右。
噴上藥液以利種子與基質(zhì)緊密接觸。蓋上薄膜或玻璃,要遮陰、保濕。8天左右出苗,出苗后逐漸撤掉薄膜,逐步加強光照。每周用1000倍百菌清或甲托防猝倒病,連續(xù)2—3次。
播后2—3周,真葉4—5片時,可定植于13厘米盆中,每盆1—3株。一周后正常水肥管理,每月澆一次復(fù)合肥液(150PPM,相當(dāng)于10公斤水放1.5克肥),每次澆水加入稀薄的有機肥液。
10片葉后,肥水可增加到1000PPM(1公斤水放1克肥)。肥水勿沾莖葉。梅雨季勿長期淋雨。潮濕或排水不良易根腐。若是乍熱的天氣,需將盆花暫移通風(fēng)涼爽地點,可延長花期和壽命。
濕度:喜歡較干燥的空氣環(huán)境,陰雨天過長,易受病菌侵染。怕雨淋,晚上保持葉片干燥。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40~60%。
溫度:喜歡冷涼氣候,忌酷熱,耐霜寒。對冬季溫度要求不是很嚴(yán),只要不受到霜凍就能安全越冬;在春末夏初溫度高達30℃以上時死亡,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盡量選在秋冬季播種,以避免夏季高溫。
在晚秋、冬、早春三季,由于溫度不是很高,就要給予它直射陽光的照射,以利于它進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開花、結(jié)實。夏季若遇到高溫天氣,需要給它遮掉大約50%的陽光。開花后放在室內(nèi)養(yǎng)護觀賞的,要放在東南向的門窗附近,以盡可能地延長花期和增加開花數(shù)量。
肥水:與其它草花一樣,對肥水要求較多,但最怕亂施肥、施濃肥和偏施氮、磷、鉀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yǎng)齊全”和“間干間濕,干要干透,不干不澆,澆就澆透”的兩個施肥(水)原則,并且在施肥過后,晚上要保持葉片和花朵干燥:
秋季:播種苗上盆經(jīng)過一段時間恢復(fù)后,要把肥水管理迅速跟上來。肥水管理按照“花寶”-“花寶”-清水-“花寶”-“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huán),間隔周期大約為1~3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冬季:雖然它仍在繼續(xù)生長,但偏低的氣溫會使它的生長速度放慢,對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huán),間隔周期大約為4~7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
春季:氣溫回升后生長迅速恢復(fù),并且逐步進入花芽分化期和開花期,對肥水要求很大。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huán),間隔周期大約為2~4天。
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進入結(jié)實期后,停止肥料供給。修剪在開花的過程中,把殘花帶三片葉剪掉,可以延長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