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蘭別稱蔥蓮、韭菜蓮、肝風草等,為石蒜科蔥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南美洲,現在中國各地都有種植,常用作花壇的鑲邊材料,也宜綠地叢植,最宜作林下半陰處的地被植物或于庭院小徑旁栽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蔥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吧!

蔥蓮(學名:Zephyranthes candida (Lindl.)Herb.),又名玉簾、蔥蘭等,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卵形,直徑約2.5厘米,具有明顯的頸部,頸長2.5-5厘米。葉狹線形,肥厚,亮綠色,長20-30厘米,寬 2-4毫米。

原產南美洲,現在中國各地都有種植,喜陽光充足,耐半陰,常用作花壇的鑲邊材料,也宜綠地叢植,最宜作林下半陰處的地被植物,或于庭院小徑旁栽植。

蔥蘭的生長習性:蔥蘭喜肥沃土壤,喜陽光充足,耐半陰與低濕,宜肥沃、帶有黏性而排水好的土壤。較耐寒,在長江流域可保持常綠,0℃以下亦可存活較長時間。在-10℃左右的條件下,短時不會受凍,但時間較長則可能凍死。蔥蘭極易自然分球,分株繁殖容易,栽培需注意冬季適當防寒。

蔥蘭的繁殖方式

1、分株:對蔥蘭進行分株繁殖通常在早春時分土壤解凍之后實施,取出母株,將根系分開,根據母株大小,用刀將其切剖成幾個都帶有一定根系的分株,再修剪下多余的葉片,浸泡在用以消毒的溶液中后取出放干后栽入盆中。

盆底要放入2-3cm的粗基質,日后可濾水。同時上盆后要澆透一次水,放在遮陰處養育。為了保持水分平衡,前三周澆水要有所節制,同時不能讓太陽直接照射,避免肥料,同時可以通過加強通風或是向葉面噴霧等方式加強其蒸騰作用。

分株后管理:分株裝盆后灌根或澆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3-4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

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1-3次(溫度高多噴,溫度低少噴或不噴)。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后,還要注意太陽光過強,最好是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2、采種:蔥蓮花后大約20天左右種子成熱.要及時采收。因當時正值兩季,極易發生種子在植株上就發芽的情況.。由于在整個生長期比較怕熱,并且播種最適宜溫度為15-20℃。救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進行秋播。

3、播種:在溫度為15-20攝氏度時,最適宜播種蔥蘭的種子,因此一般在九月末進入秋天后將其種子放在消毒后的基礎層里,注意保持適當的間距,同時注意補充水分保持環境足夠溫暖和濕潤,使其快速發芽。幼苗長出土面后,將幼苗放置于有陽光照射的地方,等其長出3片及更多的葉子以后即可移放入花盆中繼續栽培。

蔥蘭的養殖方法

1、環境:選避風向陽、土質肥沃濕潤之處,生長期間應保持土壤濕潤,盛花期間如發現黃葉及殘花應及時剪掉清除,以保持美觀及避免消耗更多的養分。

2、盆土:土壤應該是經常被我們大家忽視的一個步驟,而往往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只有選擇適合它生長的土壤才可以讓它生長得更加旺盛和避免出現病蟲害,我們可以選擇比較疏松的腐殖土,這樣的土壤排水性好而且也可以更加有效的幫助它吸收養分和水分。

3、澆水:蔥蘭在生長期間水分要充足,保持盆土濕潤,但不能積水。春秋季節,20天左右澆一次水,澆透,平時根據環境的干燥程度適當的噴霧。夏季,一周澆一次水,當然澆水的周期要根據當地的環境而定,天氣較干燥要經常澆水、噴霧,保持土壤濕潤。冬季,減少澆水,保持土壤干燥,讓種球安全越冬。

4、施肥:蔥蘭養殖期間需要的肥料比較多,栽培的時候把基肥施足,植株生長旺季施肥使用稀薄液肥,一般15天左右一次,用稀薄餅肥追施,每年大約2-3次左右,對生長和開花都有好處。施肥時要注意不能肥料碰到花朵還有葉片。雖然需要比較多的肥水,但是不能施濃肥和大肥,施肥的原則是勤施淡肥。

5、溫度:蔥蘭喜歡溫暖的環境,不耐高溫,當溫度高于35℃時生長緩慢,尤其是夏季環境悶熱、通風不當,容易誘發各種病蟲害。其冬季對溫度比較嚴格,當溫度低于10℃就會停止生長,地上部分會慢慢的枯萎,來年春季會慢慢重新發芽。所以控制好溫度,讓蔥蘭種球安全越冬,有利于第二年的生長。

6、光照:養殖蔥蘭的過程中,春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我們可以讓它接受全日照的光照,而夏天光照過于強烈的時候就要放在半陰的環境下養護,這樣是為了防止它被曬傷。

病蟲防治:危害蔥蓮的主要以蟲害為主,如蔥蘭夜蛾,主要危害蔥蓮、朱頂紅、石蒜等植物,是一種次要害蟲。蔥蘭夜蛾嚴重時可以把蔥蓮的地上莖全部吃光。雖然蔥蓮莖葉被該蟲取食后,地上部分仍能萌發生長,不造成蔥蓮的死亡,但是其生長勢明顯減弱。

防治方法:冬季或早春翻地,挖除越冬蟲蛹,減少蟲口基數;幼蟲發生時,噴施米滿1500倍、樂斯本1500倍或辛硫膦乳油800倍,選擇在早晨或傍晚幼蟲出來活動(取食)時噴霧,防治效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