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鈴花屬常綠小灌木,外型略似朱槿,高30-60cm,鮮紅色花朵,較為奇特,花期終年、花量多。懸鈴花性強健,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環境。原產墨西哥至秘魯及巴西,現分布于世界各地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包括中國南部。往往逸為野生,華南地區多植于庭院。懸鈴花形似風鈴,美麗可愛,為不可多得的盆栽佳品。
懸鈴花常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包括許多觀賞植物,纖維植物亦不少,因此,對錦葵科的分類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解剖圖首先應注意單體雄蕊的雄蕊管把花柱包圍,這是錦葵科的重要特征。其次還應注意到苞、萼和花冠的形態、結構,這些都是區別屬與種的依據。
形態特征:懸鈴花為常綠灌木,外型略似朱槿,但葉片較為狹昌濃綠;花朵不若其他朱槿類會完全展開,鮮紅的花瓣螺旋捲屈,呈吊鐘狀,雌雄蕊細長突出瓣外花苞,花瓣略左旋,不開含苞狀,魚紅色,葉闊心形,淺二裂或角狀?;ǘ湎蛳聭掖故亲畲筇厣?。
懸鈴花高30-60cm,花期終年、花量多。葉片互生,卵形或卵狀矩圓形,單葉,有時淺裂,葉形變化較多,葉面具星狀毛。花紅色,花通常單生于上部葉腋處,下垂,花冠呈漏斗形,長5-6厘米。
五枚花瓣略左旋作卷筒狀、不展開,花柱略長于花冠?;ü诒容嚅L3-5倍,總苞狀小苞片匙形,約與萼等長?;ò昊坑酗@著耳狀物,雄蕊集合成柱狀,長于花瓣,花瓣僅上部略微展開,幾乎不結果。
生長習性:懸鈴花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耐濕,稍耐陰,宜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冬季溫度不低于8℃。 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往往逸生,華南地區多植于庭院。懸鈴花對土壤要求不嚴,耐濕性好,全年開花,但冬季開花的數量較少。
懸鈴花性強健,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環境,耐熱、耐旱、耐瘠、不耐寒霜、耐濕,稍耐陰,忌澇,生長快速。宜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冬季溫度不低于8℃。盛夏土壤保持濕潤,多見陽光,但要防烈日曝曬。耐修剪,抗煙塵和有害氣體。它可供廠礦污染區綠化。
懸鈴花的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懸鈴花在每年春季換盆,增添腐葉土,盆土宜用含腐殖質豐富的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壤。日照充足,植株生長較快,莖葉較繁密,開花亦較多;蔭蔽處開花不良,結蕾易脫落,或花朵變小,花色暗淡。
澆水避免澆到花瓣,以免產生白斑。栽培中當分枝稀少時,要對枝條進行修剪,使其多發側枝,剪去過長、過亂的枝條及弱枝、病枝,以促發新枝,從而達到多萌發分枝多開花的目的。成株每年春季定期修剪整枝一次,植株老化需強剪,促使枝葉繁密。剪枝直接扦插于籬地,即能發根成長。
盆栽用20cm盆,每盆栽1株。花壇、綠籬種植株行距25*30cm。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盛夏土壤保持濕潤,多見陽光,但要防烈日曝曬,早晚在葉面噴水。秋季天氣轉涼時,應搬入室內,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保持通風。
栽培要點:每年春季換盆,增添腐葉土,并修剪整形,以便多萌發分枝。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盛夏土壤保持濕潤,多見陽光,但要防烈日曝曬,早晚在葉面噴水。秋季天氣轉涼時,應搬入室內,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保持通風。
懸鈴花的繁殖方式:懸鈴花主要用扦插繁殖,也可嫁接或高壓法??稍谙摹⑶锛竟澕羧〗选⒊鋵嵉陌肽举|化嫩枝10-15厘米長,插于沙床,保持濕潤,一般插后20-25天可生根。
生產中主要用扦插育苗繁殖:懸鈴花扦插的季節,除冬季低溫不宜外,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但以3~5月份最為適宜,此時扦插的幼苗,翌年即可定植。老枝和嫩枝均可用作繁殖材料,但以1~2年生枝條的成苗率最高。
插穗剪成10厘米左右長,可不經任何處理,剪后即插入沙床或蛭石床內,經常保濕,約1個月即可發葉發根,一般成活率可達80%以上。當插穗發根3~5條,根長3厘米左右時,即可移入圃地定植,注意澆水保濕,按常規育苗方法管理,翌年即可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