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香藤是一種新型藤本植物,又稱紅皺藤、雙腺藤、雙喜藤、文藤、紅蟬花,原產美洲熱帶,為夾竹桃科多年生常綠植物。飄香藤的纏繞莖柔軟而有韌性,順著支架盤旋而上,粉紅似喇叭的花兒大而直挺,花莖能達到6~8厘米。

飄香藤從初春到深秋花開不斷,花色有粉紅、桃紅、大紅等,且富于變化,有“熱帶藤本植物皇后”的美稱。飄香藤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但分枝性不好。飄香藤在開花期間,往往呈現花多于葉的盛況,微風襲來,陣陣撲鼻的清香使人心曠神怡,因此就有了“飄香藤”的雅名。

形態特征:雙腺藤的葉橢圓形、碩大,葉面皺,近全緣,葉色濃綠、富有光澤先端急尖,革質;花色艷麗,漏斗形,多為深粉紅色; 花枝優美獨特,枝條柔軟,可做各種造型。雙腺藤從初春到深秋花開不斷,花朵從下至上一直開放,花朵的顏色從春到夏越來越深,越來越艷麗,給人以花開富貴的感覺,觀賞價值極高,惹人喜愛。

飄香藤的花腋生,花冠漏斗形,花色為紅色、桃紅色、金紅色,粉紅等色,且富于變化,有“熱帶藤本植物皇后”的美稱。飄香藤的花期主要為夏、秋兩季,如養護得當其它季節也可開花。

生長習性:飄香藤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的環境,也可置于稍蔭蔽的地方,但光照不足開花減少。飄香藤生長適溫為20—30℃,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以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

飄香藤的栽培技術

光照和溫度:光照最適光照強度為10000-20000Lux。喜溫暖和光照充足的環境,不耐寒,生長適溫 20℃~ 30℃,在室外溫度低于 7.5℃時生長受到抑制。北京地區要在室內防寒過冬,越冬時有可能落葉,直到春季再開花。

水分和濕度:土壤太干影響肥料吸收 , 太濕會引起根系死亡或其他疾病。尤其冬季,需要減少澆水,保持土壤干燥。夏季增加澆水,避免土壤完全干透。室外栽培不宜植于過于低洼的場所,以免積水引起缺氧而生長不良。濕度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應低于50%。

栽培基質: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盆土需排水良好,并以添加改良劑和腐殖質的基質為佳。室內盆栽北方可用腐葉土加少量粗砂,南方可使用塘泥、泥炭土、河沙按5:3:2混合配制。

在生長期,可適量追施復合肥3—5次,但應控制氮肥施用量,以免營養生長過旺而影響生殖生長,使開花減少。在養護過程中,要適當控制澆水,以形成發達的根系。

施肥:春季和夏季旺盛生長期需要合理施肥。可在盆土中施用平衡緩釋肥,然后每隔 7 ~ 10天施 1 次液體肥料。一般在春季施用氮磷鉀比例均衡的復合肥,如15-15-15,每周兩次,每次約150ppm;

晚春或初夏為促使植物開花,可追加150ppm的含磷量多的肥料,如10-20-10等。上盆時,加一些緩釋性肥料也是可以的。如果葉尖出現灼傷癥狀,或葉片頂部和側面出現黑色斑點,說明植物可能缺肥。 

修剪和移栽:花期過后即可進行修剪,如果是一、二年生植株,可進行輕剪,修剪主要是為了整形。多年生老株可于春季進行強剪,以促其萌發強壯的新枝。偶爾摘除植物生長點有助于保持植物的灌木狀。

促分枝,使植株更加豐滿。長勢很旺盛的品種易長滿花盆,引起缺肥,造成下部葉片發黃和不開花。所以,要及時移栽到大花盆中,移栽時要拿掉舊的支撐物,把蔓生枝條纏繞在新的支撐物上。

飄香藤的繁殖方式:飄香藤可用播種、扦插法繁殖,也可用組織培養方法進行快繁。播種時,溫度要求在18-23℃間,一般春季進行。扦插是最常見方法,常在晚春或初夏選取半木質化的枝條,一般一個節間用做一個插穗。其扦插生根時間較長,要1個月以上,蘸生根粉可加速生根。

飄香藤的作用用途

園林用途:室內盆栽宜放在有一定散射光的明亮之處,千萬要注意不應將粉掌放在有強烈太陽光直射的環境中。飄香藤抗逆性強,較少感染病害,因此在生長期,每月噴灑一次殺菌劑即可對病害起到預防作用。

可用作室內陽臺觀賞,其蔓生性強,可在室內陽光充足的陽臺盆栽觀賞。開花期間大花紅色和粉色爭相開放,陣陣撲鼻的清香使人心曠神怡。也可用于室外露天觀賞,其喜強光,耐熱性很強,適宜栽培在南北方的夏季庭院中,可用于容器、籬笆、棚架、天臺等小型庭院美化,使庭院充滿熱帶異國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