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蘭(學名:Zygocactus truncatus (Haw.) K.Schum. )仙人掌科附生肉質植物,灌木狀,莖懸垂,多分枝無刺,老莖木質化,幼莖扁平;鮮綠色或稍帶紫色,頂端截形,花單生于枝頂,兩側對稱;花萼頂端分離;

花冠數輪,雄蕊多數,漿果梨形。花期從10月至翌年2月;室內栽培的蟹爪蘭可通過控制光照來調節花期。原產巴西;中國各地公園和花圃常見栽培。為觀賞植物,常嫁接于量天尺或其它砧木上,以獲得長勢茂盛的植株。

生長習性:蟹爪蘭喜歡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并不耐寒,冬季最好搬到室內,最低溫度不能低于10℃,而其生長期的最適宜溫度是20~25℃。喜歡疏松、富含有機質、排水透氣良好的基質。蟹爪蘭屬短日照植物,每天日照8-10小時的條件下,2-3個月即可開花,可通過控制光照來調節花期。

蟹爪蘭不開花怎么辦?

1、少施氮肥:蟹爪蘭不開花要少施氮肥,含有氮素較多的肥料,例如馬蹄片、硫酸銨等,雖然對于蟹爪正常生長必不可少,但是如果施用過多,且在磷、鉀肥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就會使營養生長過于旺盛而抑制了生殖生長,這時就會出現不愛開花的情況。因此,要少施氮肥。

2、正確光照:蟹爪蘭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要在晝短日長的光照條件下才能順利開花,有些栽培者在冬季愛將它擺放在夜晚靠近燈光之處,由于光照時間延長,花芽的分化受到影響,因此不愛開花。正確的管理方法是把它們放在光照與自然界同步之處,即白天有光照,夜晚即黑暗的地方。

3、適宜溫度:蟹爪蘭在15℃左右低溫環境中花芽發育遲緩,這時容易造成花芽死亡的啞蕾現象。另外,如環境溫度降低到0℃左右,則花蕾就會受凍死亡。保持15至20℃的環境溫度,以保證花芽正常發育。

4、修剪老株:蟹爪蘭的花蕾著生于葉狀莖頂端,所以促使長出大量的新生葉狀莖是保證植株正常開花的關鍵。每年春季,最好結合換盆剪去一部分較老的蟹爪肉質莖,并將植株從花盆里小心磕出,用利刀旋去土坨表面一層老根來促發新根,這樣植株的吸肥力增加,生長勢更強,所開的花也自然就更多了。

肥水:肥水不足只是生長不旺盛,而肥水過量卻有使植株死亡可能。蟹爪蘭不宜使用化肥,一般是自己漚制腐透的稀薄液肥,入秋到開花可適量增多水肥。夏季高溫空氣干燥,加上通風不良,影響植株的生長,此期間選擇通風透光的遮陰處放置,不可輕易挪動。

應少澆水、忌淋雨,以免爛根,可向植株和植株附近的地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避免過干或過濕。空氣干燥時噴葉面水,特別是孕蕾期噴葉面水有利于多孕蕾。

溫度:蟹爪蘭生長適宜溫度為25℃左右,超過30℃進入半休眠狀態。冬季室溫保持在15℃左右,低于10℃,溫度突變及溫差過大會導致落花落蕾;開花期溫度以10-15℃為好,并移至散射光處養護,以延長觀賞期。

換盆:蟹爪蘭一般于3-4月隔年換盆一次,盆土以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微酸性土為宜,盆底先鋪一層精沙,以利滲水,結合換盆疏間生長衰弱過密的枝條,并適度短截,以利萌生嫩壯新枝,開花繁盛。

支撐架:栽植蟹爪蘭應根據其植株的大小合理配制支撐架,尤其是五六年生以后的植株,枝冠增大,壓力加大,應及時更換支撐架,以防支撐架腐爛造成植株倒伏。若枝冠過厚,不利通風透光。

更不利于育蕾、開花,也影響美觀,可隨冠作形,將枝冠疏理成雙層,用雙層支架支撐,形成高低見層,花枝分散均勻的形態,不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而且造型優美別致,開花也多。

修剪:春季花謝后,及時從殘花下的3-4片莖節處短截,同時疏去部分老莖和過密的莖節,以利于通風和居家養護;在蟹爪蘭的培育中,有時從一個節片的頂端會長出4-5個新枝,應及時刪去1-2個。莖節上著生過多的弱小花蕾,也要摘去一些,可促成花朵大小一致、開花旺盛;

培養3-5年的植株,可用3-4根粗鉛絲作支柱,沿盆壁插入土中,上部扎成2-3層圓形支架,將節枝捆扎于圓環上,以避免莖節疊壓和散亂,同時刪去些參差不齊的莖節,使植株呈傘狀,這樣方可有益于光合作用和陳列觀賞。

病蟲防治:蟹爪蘭常發生炭疽病、腐爛病和葉枯病危害葉狀莖,特別在高溫高濕情況下,發病嚴重。發生嚴重的植株應拔除集中燒毀。病害發生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10-15d噴灑1次,共噴3次。

介殼蟲危害嚴重時,葉狀莖表面布滿白色介殼,使植株生長衰弱,被害部呈黃白色,如被害植株較輕,可用竹片刮除,嚴重時用25%亞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噴殺。發生紅蜘蛛危害時,噴灑1000-1500倍氧化樂果藥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