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千層又稱瓶刷子樹、紅瓶刷、金寶樹等,為桃金娘科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紅千層屬陽性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能耐烈日酷暑,原產澳大利亞。葉披針形,似羅漢松葉終年不凋,四季常青。

花稠密,聚生于頂端,花期6-8月,花形極為奇特呈穗狀,且色澤艷麗,可作插花,同時也是庭院觀花、行道景觀、小區綠化的首選樹種,亦可作防風林、綠化林,或盆栽修剪成型后制成高檔盆景。

中國引進已有百年歷史,中國臺灣、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地均有栽培。紅干層適合庭院美化,為高級庭院美化觀花樹、行道樹、園林樹、風景樹,還可作防風林、切花或大型盆栽,并可修剪整枝成為高貴盆景。

紅千層原產澳大利亞,陽性樹種。紅千層葉如披針,似羅漢松葉而終年不凋,四季常青,嫩枝和葉片披白色柔毛,花稠密,聚生于頂端,花期3~7月份,主要觀賞奇特的雄蕊。紅千層雄蕊長且呈穗狀,可作奇麗的插花。該樹種耐烈日酷暑,不很耐寒、不耐蔭,生長速度快,春栽苗當年可長達1~1.5米。

耐旱、耐澇、耐瘠薄、耐修剪,可根據綠化需要,修剪成各種圖形,盆栽缸栽可隨意修剪成理想的株高和形狀,成為高貴盆景,有人見人愛的奇樹奇花之稱。

形態特征:紅千層幼枝和幼葉有白色柔毛。葉互生,條形,長3-8厘米,寬2-5毫米,堅硬,無毛,有透明腺點,中脈明顯,無柄。穗狀花序,有多數密生的花;花紅色,無梗;萼筒鐘形,裂片5,脫落;

花瓣5,脫落;雄蕊多數,紅色,長于花瓣;子房下位,蒴果頂端開裂。富含芳香氣味,壽命長,每片葉可維持3-6年不等,新老葉片聚生,形成葉幕層次。穗狀花序著生枝頂。

長l0cm似瓶刷狀,花無柄,苞片小,花瓣5枚,雄蕊多數,長2·5cm,整朵花均呈紅色,簇生于花序上,形成奇特美麗的形態。葫果直徑7mm,半球形,頂部平。花期較長,較集中于春末夏初。

生長習性:紅千層喜暖熱氣候,能耐烈日酷暑,不很耐寒、不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沃潮濕的酸性土壤,也能耐瘤薄干旱的土壤。生長緩慢,萌芽力強,耐修剪,抗大氣污染。

抗風,對臺風、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災害有較強的抵御能力。對水份要求不嚴,但在濕潤的條件下生長較快。長江以南可露地栽培,北方地區冬季需進入溫室栽培。由于極耐旱耐瘠薄,也可在城鎮近郊荒山或森林公園等處栽培。

紅千層的養殖方法:紅千層主根發達,側根和細根稀少,主根深入土層,故作大苗移植時,如主根被切斷,所存側根和細根不多,必然影響其吸水功能,導至體內水分失去平衡,因之引起死亡。因此,必須解決移植后使植株體內保持水分平衡問題,僅從移植技術考慮是不移,還必須注意栽培和養護,三者綜合處理。

栽培是移植的準備階段,栽培的方法是:先盆栽,后地栽。盆栽的月的是改變其根系生一決狀況,即從深層直根系改變成發達的淺層須根系。其做法:1.扦插法。召月剪半成熟不開花的側枝,長10一12厘米,基部稍帶1年成熟枝。六扦插于半砂泥中,搭棚蓋蔭保持濕度,約叨天左右可發根,符根群生長旺盛后,即上盆;

播種法:4月采成熟果實,將種子與細砂才和,而后撒播之,稍覆細土保持濕度,約35天左右發芽,適時間苗,苗高約15厘米即帶土上盆,選用大盆,以利生長。盆栽用土以砂壤土或輕壤土,選擇土壤的目的是便于脫盆,并保持土團完整,使根系不受損傷。

苗上盆后,置于陰涼處,待苗生長正常,可置于半日照或全日照處。苗與苗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并隨著苗的長大,適時地調整苗距,以保持植株球形。盆要用紅磚墊媽防止苗根穿過排水孔而扎入土層,從而失去盆栽的作用。

盆栽期間,每月施肥一次。翌年4月,苗高60厘米左右,可脫盆栽到苗床培育,即地栽。他栽苗床用土,亦應以砂壤土或輕壤土為佳,目的也是為了起苗時保持土球完整。植株的株行距,一般可在12~150厘米之間。

經過約1年地栽,苗高120厘米以上,便可出圃移植。經過這樣培植的苗木,根系大部分集中在基部5。厘米內(見彩照5)這樣,移值時能保存較為完整根系,這是移植成活的關健。

紅千層的養護要點如下:

修剪:雖然經過上述培育,能保存較為發育良好而又完整的須根。但移植后,水分的平衡也不會很快恢復正常,起苗前的修剪是減少水分蒸騰的有效措施。有利于保持植株體內水分平衡,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移植,蒸發量大,修剪更為重要。

所剪除枝葉,大約占全植株的三分之一左右,主要是內膛枝(陰枝)和剛抽出的嫩枝,在冬、春季移植,要保留好有花芽的頂枝,使移植后夏季便能開花,而收到近期綠化效果。

起苗:土壤不能過濕,也不能過于干燥,土球大小以直徑40~50厘米,柱高30~40厘米,成圓柱形為宜,切忌鍋底形。起苗后,立即用稻草或其他材料包札,輕裝輕卸,防止土球散落,根系裸露,這是成活的重要環節。

栽植:樹穴以80x80厘米為宜.要施好基肥,按土雜肥1;1施于底部,上加凈土5厘米厚壓實,避免根系與肥料接觸而灼傷,拆去土球包裝物,將植株置于穴中,土球面與地面持平,然后分層填土夯實,使底部不存空隙,種后要立即灌透水。

養護:種后每天澆水1~2次,均應澆透土層,同時并對枝葉噴水,保持植株枝葉濕潤,有降低水分蒸騰,保持植株體內水分平衡的重要作用。對枝葉噴水是種后能成活的又一重要環節。有些植株部分泥土散落,如加強對枝葉噴水,也能成活。

在6至9月間移植,此時天氣炎熱,水分蒸發量大,應適當增加對枝葉噴水次數。施肥對植株迅速恢復長勢,極為重要,種后15天可薄施一次氮肥,一個月后施一次優質有機肥。以后每年可施1~2次優質有機肥。每年花期過后,進行一次修剪和整枝,控制生長高度,維護樹形美觀,可促使萌發更多新枝開花。

綜述:紅千層喜溫暖濕潤氣候,能耐烈日酷暑,耐-5℃低溫和45℃高溫,生長適溫為25℃左右。對水份要求不嚴,但在濕潤的條件下生長較快。長江以南可露地栽培,自然條件下每年春、夏季開兩次花。

北方地區冬季需進入溫室栽培,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養護,避免冷風吹襲。人工催花可在元旦、春節開花。由于常綠樹大樹移植成活困難,多用幼苗帶土蛇進行移植,露地栽植須保證氣候條件,通過土壤施肥等改良方法改善紅千層生長環境。

促進生長,成活后管理較容易,主要防低溫凍傷,通過修剪控制植株生長,也可通過修剪成各種圖案達到H化、綠化的效果。盆栽土壤應用疏松透水、保水保肥的培養土,將土蛇苗植入盆中,定期澆水。

繁殖育苗以播種繁殖為主,種子極細小,要用沙拌種撒播,10天可發芽。當苗高3cm時即可移栽。扦插宜在6-8月間進行,插穗采用半成熟枝條,長約8-10cm,插穗基部稍帶前1年生的成熟枝。栽培基質喜肥沃潮濕的酸性土,也能耐瘠薄干旱的土壤。

盆栽應用疏松透水、保水保肥的培養土。定植不耐移植,幼苗帶土坨定植,20cm盆栽1株,地栽株距80cm。肥水生長期薄肥勤施,冬季勿施肥。盆栽春秋季保持土壤濕潤即可,盛夏應加強澆水,且在盆周圍的地面上灑水。

整形養護萌芽力強,能耐修剪,幼苗可根據綠化需要,修剪成各種圖形.小苗用竹子扶持,以防倒伏。盆栽植物每3年宜重剪1次,以促進開花。用途:地栽和盆栽,適合庭園美化,觀花樹、行道樹、風景樹,還可作防風林、切花或大型盆栽,并可修剪整枝成為高貴盆景。

植物診所:病害主要有莖腐病,宜拔除病苗,并噴灑波爾多液防治。蟲害有地老虎、螻蛄、綠象鼻蟲等,可用敵百蟲1000倍液或敵敵畏1000倍液防治,7天噴1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