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又稱石辣椒、九秋香、九樹香、七里香、千里香、萬里香、過山香、黃金桂、山黃皮、千只眼、月橘。蕓香科、九里香屬常綠灌木,有時可長成小喬木樣,株姿優美,枝葉秀麗,花香濃郁。

九里香為蕓香科植物九里香和千里香的干燥葉和帶葉嫩枝。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老枝,陰干嫩枝呈圓柱形,直徑1~5mm,表面灰褐色,具縱皺紋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

根、莖、葉所含化學成分與千里香類同,產臺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五省區南部。常見于離海岸不遠的平地、緩坡、小丘的灌木叢中。喜生于砂質土、向陽地方。南部地區多用作圍籬材料,或作花圃及賓館的點綴品,亦作盆景材料。

九里香屬常綠灌木,有時可長成小喬模樣,它的株姿優美,枝葉秀麗,花香濃郁。除此之外,九里香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九里香花、葉、果中的精油可用于制作化妝品香精、食品香精等,它的枝葉入藥,還有行氣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

形態特征:九里香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8米。枝白灰或淡黃灰色,但當年生枝綠色。九里香葉有小葉3—5—7片,小葉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兩側常不對稱,長1—6厘米,寬0.5—3厘米,頂端圓或鈍,有時微凹,基部短尖,一側略偏斜,邊全緣,平展;小葉柄甚短。

花序通常頂生,或頂生兼腋生,花多朵聚成傘狀,為短縮的圓錐狀聚傘花序;花白色,芳香;萼片卵形,長約1.5毫米;花瓣5片,長橢圓形,長10—15毫米,盛花時反折;雄蕊10枚,長短不等,比花瓣略短,花絲白色,花藥背部有細油點2顆;

花柱稍較子房纖細,與子房之間無明顯界限,均為淡綠色,柱頭黃色,粗大。果橙黃至朱紅色,闊卵形或橢圓形,頂部短尖,略歪斜,有時圓球形,長8—12毫米,橫徑6—10毫米,果肉有粘膠質液,種子有短的棉質毛?;ㄆ?—8月,也有秋后開花,果期9—12月。

生長習性:九里香喜溫暖,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32℃,不耐寒。九里香是陽性樹種,宜置于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每天至少能見五六個小時直射光)的地方才能葉茂花繁而香。開花時可移至窗臺上,滿室芳香,花謝后仍需置于日照充足處。

在半陰處生長不如向陽處健壯,花的香味也淡,過于蔭蔽則枝細軟、葉色淺、花少或無花。冬季入室亦應置于陽光充足處。常見于離海岸不遠的平地、緩坡、小丘的灌木叢中。喜生于砂質土、向陽地方。

九里香的種植方法:九里香不宜放室內,宜放在半蔭處,夏季必須注意防曝曬;冬季需放進溫室,溫度不可低于5℃。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不耐寒。最適年平均溫度15-18℃。

最高月平均溫度27-29℃,最低月平均溫度1-2℃,能耐極端最低溫度-7℃,年降雨量1000-1600mm為宜。以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微堿性土壤栽培為宜。

澆水:九里香放置處宜經常噴水,保持空氣濕度。澆水九里香喜濕潤,但生長在盆缽里的九里香,因為盆土有限,很易干燥,如不及時澆水,就會缺水而枯死。樹木盆景固然需要不斷澆水,但也不宜過多,水分過多會引起徒長,長期盆土過濕樹根呼吸不良,易引起爛根導致死亡。

所以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一般夏季高溫期要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可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冬季可數日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可不澆水。

澆水可與施肥結合進行,施追肥后要及時澆水。自來水要貯放在水缸里一天后再用,澆水工具最好用帶蓮蓬頭的噴壺。施肥盆土的養分有限,為了供應盆景樹木生長的必須養分,應注意補充適當的肥料。但樹木盆景生長緩慢,不須施太多肥,以致徒長,影響其美觀。

施肥:九里香施肥要適量,并掌握施肥的種類和養分的含量。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主要有肥可促進枝葉生長,可促進花果生長,可促進莖干和根部生長,所以選用肥料可根據九里香盆景的生長情況和不同生長期的需要而定。修剪成型后的九里香還在不斷生長,樹木盆景為抑制其高生長,促進側枝發育平展,可摘去其枝捎嫩頭。

田間管理:栽培地點要選不積水的向陽地段。施肥應注意氮、磷、鉀配合施用,不能光施氮肥;在開花孕蕾前,多施磷、鉀肥,有利于多開花,花香濃。如氮肥過多,缺少磷、鉀肥,則徒長枝葉而不孕蕾。在孕蕾前,應適當少澆些水,讓其孕蕾。

開花期及已孕蕾后則應正常澆水,正常施肥。盆栽九里香應放些含磷、鉀肥的遲效性肥料做基肥。九里香老樁頭栽培制作樹樁盆景,在上盆已成活后,一般澆水不宜多,不施肥或少施肥。因水、肥過多,極易萌發無用的嫩枝梢,影響美觀。

九里香的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九里香采摘飽滿成熟的朱紅色的鮮果,在清水中揉搓,去掉果皮以及浮在水面上的雜質和癟粒、晾干備用。春、秋均可播種。一般多采用春播,春播為3~4月,5月亦可,氣溫16~22℃時,播后25~35天發芽;秋播以9~10月上旬為宜。

播種前,選擇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做苗圃,深翻,碎土,耙平作畦,畦寬1~1.2米。條播或撒播均可。條播按行距30厘米,撒播則將種子與細沙混勻,均勻地撒在苗床上,播后覆土1.2厘米厚,上面蓋草,灌水。出苗后及時揭去蓋草,當出現2~3片真葉時間苗,保留株距10~15厘米。并結合除草,追施人畜糞,苗高15~20厘米時定植。

扦插繁殖:九里香扦插宜在春季或7~8月雨季進行,剪取組織充實、中等成熟、表皮灰綠色的1年生以上的枝條做插條,當年生的嫩枝條不宜采用。插條長10~15厘米,具4~5節;剪口要求平整,斜插于苗床內,苗床可撒1層清潔河沙,行株距為12厘米×9厘米,插后澆水,保持床內土壤濕潤。春播苗當年即可定植,秋播者翌年定植。

壓條繁殖:一般在雨季進行,將半老化枝條的一部分經環狀剝皮或割傷埋入土中,待其生根發芽,于晚秋或翌年春季削離后即可定植。